據上觀新聞援引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宣布,將于4月22日至25日對中國進行訪問。據悉,日本首相石破茂計劃委托齊藤鐵夫向中方轉交其親筆信。這一舉動引發廣泛關注,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局勢下,日本此舉意圖何在。
先看近年來的國際形勢,美國一直妄圖構建“遏華聯盟”,日本長期以來是其重要拉攏對象。美國出于維持自身霸權、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對中國施壓,也不斷要求盟友配合其行動。在軍事上,美國加大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計劃在2025年10月之前開始在日本部署高超音速導彈“暗鷹”,其在該地區兵力總數已增加到40萬大軍。
石破茂(資料圖)
在經濟領域,美國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擾亂全球經濟秩序。而日本在以往的外交政策中,在一定程度上跟隨美國的遏華腳步,在涉華問題上屢屢發表不當言論,做出錯誤舉動。比如在臺灣問題上,日本曾有官員發表錯誤言論,妄圖干涉中國內政。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日本國內經濟面臨諸多困境。日本經濟高度依賴出口,2024年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額達6萬億日元,占對美出口總額的三成 。但特朗普政府出手后,嚴重沖擊日本汽車產業。在此背景下,日本需要開拓新的市場與合作空間,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市場潛力巨大,自然成為日本尋求經濟合作的重要對象。
再從政治層面來看,石破茂政府面臨內部壓力。自民黨內部派系斗爭復雜,支持石破茂的勢力有限。2025年7月日本將迎來參議院選舉,關稅問題遲遲未解決,經濟下滑致民意下降,自民黨內部反對石破茂的聲音漸強。石破茂曾于2025年2月前往華盛頓與特朗普會談,帶去包括承諾對美國投資1萬億美元、在美建廠及增加采購美國武器等“見面禮”,但未換來特朗普讓步,這使得石破茂在外交上的努力受挫,其政治信譽被削弱,因此急需在外交上尋找新突破,改善與中國關系或許能為其增加政治籌碼。
石破茂(資料圖)
此次齊藤鐵夫訪華,可能會談及多個關鍵問題。首當其沖的是日本水產品對華出口問題。日本不顧國際社會反對,執意排放核污水,中國為保障民眾食品安全,采取措施限制日本水產品進口。日本方面一直希望中國能夠放開這一限制,但在中國看來,日本需切實解決核污水排放帶來的食品安全隱患,才可能重新考慮。
此外,中日在經貿合作領域還有廣闊的拓展空間,雙方可能就進一步加強貿易往來、拓展投資合作等進行交流,比如在新能源、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領域開展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對于中國而言,一直秉持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展對外關系。在對待日本的態度上,始終希望日本能夠正確認識歷史,尊重中國核心利益,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以實際行動推動中日關系健康穩定發展。此前,王毅外長在中日韓外長會等場合提醒石破茂,今年是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日本應作出正確選擇,維護中日關系的政治和法律基礎,履行對中國的承諾 。
在此次齊藤鐵夫訪華期間,中方必然會再次強調在臺灣等問題上的原則立場,要求日本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同時,中方也會根據日本的誠意與實際行動,來決定在經濟合作等領域的開放程度與合作深度。
石破茂(資料圖)
總體而言,日本此次派人訪華,是在國際形勢變化、自身經濟政治需求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結果。雖然不能僅憑此就斷言“遏華聯盟”徹底崩了,但這確實是一個信號,表明日本在外交政策上開始進行調整與權衡。未來中日關系走向,取決于日本能否真正拿出誠意,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作出正確抉擇,以及雙方在經濟合作等領域的互動成果。而對于美國構建的所謂“遏華聯盟”,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基于自身利益考量而調整對外政策,其穩定性和有效性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