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廣東33歲的謝家振在妻子去世四個月后,留下一句“我要去找你了”,選擇結束生命。
社交平臺上,他最后一篇帖子定格在妻子遺像前的晚餐照——兩副碗筷,一盤涼透的番茄炒蛋。
這對曾被網友稱為“現實版神仙眷侶”的夫妻,從甜蜜結婚照到生死絕筆,僅用了一年時間。網友痛心疾首:“愛情竟能讓人絕望至此?”
妻子離世后,謝家振的社交賬號成了“絕望日記”。他每天堅持做兩人份的飯菜,擺好碗筷對著遺像念叨:“今天樓下花開了,你最喜歡的那棵。”
四個月里,他完成兩人未竟的泰國旅行,卻在海邊寫下:“沒有你的風景,都是黑白色。”心理學專家指出,這種“強迫性儀式”實則是未完成心理的具象化,但親友始終未提及他接受過專業心理干預。
有人稱他是“當代梁山伯”,更多人質疑:“拋下年邁父母選擇殉情,算不算另一種自私?”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約7.8萬喪偶者因抑郁未獲幫助走向極端。謝家振的悲劇撕開了社會的情感教育缺口:我們教人如何相愛,卻避諱談論如何面對失去。
與其說這是“癡情”,不如說是心理危機干預的集體失守。喪偶后前三個月是自殺高風險期,但多數人仍認為“時間能治愈一切”。
謝家振的弟弟透露,家人曾勸他“早點走出來”,卻無人意識到他早已陷入“延長哀傷障礙”——一種需要專業治療的心理疾病。當深情被美化,痛苦被沉默,悲劇便有了滋生的土壤。
如果你是謝家振的朋友,會如何勸他?你認為社會該為“深情”設置安全底線嗎?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