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百年外灘”云黨課上線 觸摸紅色血脈和匠心風采
外灘,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群”的濱江長廊,不僅是上海的城市封面,更是一座鐫刻著紅色基因與時代匠心的露天博物館。記者從久事置業獲悉,經過近兩年的悉心籌備,由久事集團旗下久事置業打造的首個“百年外灘”云黨課,近日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久事置業黨建”上線,首次全方位呈現外灘建筑群背后鮮為人知的紅色故事與修繕故事。
從外灘1號的“隱蔽戰線”傳奇,到法郵大樓的紅色航線,8幢經典建筑的歷史脈絡通過文字、照片、視頻等形式,躍然“云”端,讓市民足不出戶,即可觸摸百年外灘的紅色血脈和匠心風采。云黨課還匯集了滬上多位知名黨建專家學者的論述、革命后代講授的微黨課、黨員職工排演的文藝黨課等60多個黨課課件。
作為外灘核心區歷史保護建筑的“大管家”,久事置業自2023年起啟動“百年外灘”紅色文化挖掘工程。項目團隊組建專項小組,在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久事集團等指導下,通過史料研究、專家訪談、革命后代口述等方式,從建筑檔案與城市記憶中梳理出幾十個紅色故事與匠心案例。
在外灘1號,盧緒章、楊延修等創立了廣大華行,是我黨在“隱蔽戰線”上的主要力量之一。外灘2號,開設了上海第一家肯德基,是改革開放的重要標志之一。外灘6號,中國人開辦的首家商業銀行,打破了帝國主義的金融壟斷。外灘14號,總工會大樓,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外灘17號,友邦大廈,麥新創作的《大刀進行曲》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征。外灘18號,榮獲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杰出獎,展現上海保護歷史遺產和城市記憶的信心和決心。外灘27號,曾經的“外貿大樓”,是上海外貿體制改革和外貿事業見證的始發地。中山東二路9號,法郵大樓,在20世紀初的留法勤工儉學熱潮中,一大批年輕有為的熱血青年乘坐法國郵船公司的郵輪,探尋救國救民真理。
為了講好外灘故事,久事置業組建紅色宣講隊,面向社會接受團體預約參觀。截至目前,已先后接待參訪團隊80余批、2000多人次。
“這半年多來,前來咨詢預約參觀事宜的團隊很多,但是老建筑空間有限,還要兼顧辦公和商業的協同發展,全部講解任務由公司黨員職工兼職承擔,接待能力有限。”久事置業黨委副書記石宏斌表示,為突破這個瓶頸,久事置業一直在摸索一個不受時空限制的參觀途徑,最終有了打造“百年外灘”云黨課的想法,并付諸實施。
“我們守護的不僅是建筑,更是城市的精神根脈。云黨課不是終點,而是公眾參與歷史傳承的新起點。”石宏斌透露,去年,久事置業項目團隊根據梳理挖掘的內容,匯編發布了《外灘紅色故事匯之光輝的足跡》一書,受到社會關注。今年,根據最新挖掘整理的內容,《外灘紅色故事匯之光輝的足跡》修訂本已經完成,并成為云黨課的一部分。
下一步,久事置業將通過云黨課,搭建更加開放的平臺,歡迎專業機構、專家學者和熱心市民提供史料、參與研究,共同講好外灘的革命故事、改革開放故事、新時代故事。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唐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