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朱雯4月14日報道:“這堂課如一把鑰匙,為我打開了重新認識文化與國家關系的大門;如一臺天平,讓我更讀懂文化安全的分量?!痹谝惶锰厥獾恼n結束后,華東理工大學2024級經濟類2401班學生吳子涵感慨地表示。
近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華東理工大學正式拉開了國家安全教育課程專題教學的帷幕。首堂課由華東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宋來以“總體國家安全觀視域中的文化安全”為題,面向師生深刻闡釋新時代文化安全的戰略內涵與實踐路徑,強調在文明交融中要始終堅守維護國家文化主權的時代使命。
據悉,華東理工大學“這套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教學內容分為線下安全教育講座、線上安全教育專題、安全教育實踐三個板塊,“線上安全教育專題”分為“緒論”“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金融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數據安全”等章節。“安全教育實踐”板塊則要求學生圍繞安全主題開展“基地考察、社會調研、社區服務、安全宣講”等實踐活動。
在教師團隊方面,“國家安全教育”課程面向全校整合優質師資,校領導講授緒論、文化安全,學校優勢學科領域專家講授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生物安全等,有駐外工作經歷的部門負責人講授海外利益安全,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講授經濟安全。
“課程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大安全視角下的跨學科思維,幫助學生在面對各類安全問題時,能有正確的判斷和應對策略,真正讓學生做到‘篤學、善思、力行’?!比A東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沈海濤介紹說。
“以往我只關注物流的運輸效率、倉儲管理等方面,卻忽視了背后的網絡安全隱患。緒論課上,老師指出物流網絡包含海量信息,從客戶個人資料到貨物運輸軌跡,一旦遭遇網絡攻擊,后果不堪設想?!蔽锪?20班的王涵之同學說,這堂課使她意識到,保障物流網絡安全,就是守護國家經濟秩序穩定,維護民眾生活安寧?!?/p>
信息學院2024級電子信息類本科生王昕欣在上完“網絡安全”專題課后,也表示:“通過這堂課,我才了解到自身專業的未來不僅僅是在保護我們個體,更是與我們國家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政治安全等息息相關?!?/p>
另據了解,華東理工大學還依托上海市豐富的產教資源,建立了一批可供“國家安全教育”課程開展課外拓展活動的實習實踐基地,為課程的實踐教學提供了條件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