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津通過推出實惠套餐、延長營業時間等舉措,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吃上熱乎飯、舒心飯——(引題)
守護愛“新”每一餐(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張璽 通訊員 程志會
為方便人們的生活,外賣騎手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每天中午和傍晚用餐高峰時,恰恰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候。而當高峰期過去,不少餐飲店打烊,他們常常是找個路邊攤“湊合一頓”。
記者近日了解到,天津街道社區等部門聯合社區食堂和愛心企業,通過推出實惠套餐、延長營業時間等舉措,悉心守護愛“新”每一餐,讓這些“城市擺渡人”吃上熱乎飯、舒心飯。
主打營養實惠
下午2時左右,北辰區集賢里街道“集鮮味道”社區食堂大廳,來自陜西的外賣騎手賀浩浩點了一份外賣送餐員專屬套餐,兩葷兩素配米飯,還有免費供應的熱湯。
“這份專屬套餐15元,干凈衛生,主打營養實惠。”吃著可口的飯菜,忙碌了一上午的賀浩浩感覺自己又能量滿滿。
據悉,北辰區集賢里街道街域內有200余名外賣騎手。自去年12月起,該街“集鮮味道”社區食堂開始面向騎手提供就餐服務,讓他們營養實惠吃到飽。
不僅是北辰區,天津市其他區域也在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貼心餐飲服務。
每餐涼菜10余種、熱菜20余種、主食10余種,還有湯類、甜點、水果等。這是河東區首家“愛新餐廳”——莎莎餐廳(津東大廈店)推出的“愛新”菜單。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作時間長、強度大、體力消耗高等特點,該餐廳推出自助式不限量定制菜單,讓勞動者吃上營養豐富、價格實惠的飯菜。
此外,河西區多家居家養老中心還開通外帶服務,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即便時間緊迫,也能享受到美味可口的飯菜。
延時吃上熱乎飯
午后,忙完午餐高峰的外賣騎手闞李明叫上幾位同事,一起來到和平區勸業場街道社區食堂——社區小廚吃飯。
“社區小廚能延時就餐,吃飯還有優惠,解決了我們吃飯難、吃飯晚的大問題。”闞李明說。
據了解,勸業場街域內有餐廳900余家,吸引著200余名外賣騎手集聚于此。今年初,社區小廚推出延時就餐服務,13時至14時30分期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可來此就餐,菜品享受八折優惠。
同樣推出延時服務的還有和平區南市街道慶有西里社區老人家食堂。
該食堂坐落在居委會旁,周邊有100多家飯店和商鋪,不少外賣騎手、快遞員在附近接單。街道網格員在走訪中了解到,周邊有就餐需求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達300多人。為解決他們就餐難問題,街道和老人家食堂運營者商量,將午餐供應時間從13時30分延長至15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忙完工作后,正好可以來此就餐。
“社區老人家食堂延時營業,到了下午飯菜還是熱乎的,價格也優惠,離我們站點也近,吃飯方便多了。”外賣騎手王偉說。
多方聯動共暖“新”
據了解,為推動解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一日三餐面臨的“就餐難、就餐貴、就餐晚”問題,天津各區工會與街道社區、愛心企業等多方聯動,推出發放補貼券等暖“新”服務舉措。
去年,河西區總工會主動對接企業,立足服務陣地資源推出“暖新食堂”,持續發放暖“新”餐補貼券1萬份。
“工會補一點、企業讓一點、小哥出一點”這一創新模式使“暖新食堂”迅速落地生根,越秀路街、大營門街、柳林街居家養老中心等成為河西區首批“暖新食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手持暖“新”餐補貼券,就能享受到優惠、健康、豐富的餐品。
去年9月,南開區總工會聯合餓了么平臺和近400家愛“新”餐飲商戶開展“工會愛新餐”暢享月活動,通過“工會引導、平臺投入、商家支持”的模式,采取專屬特價和定向補貼形式,發放愛“新”餐補貼券,精準覆蓋1萬人次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中午我打算吃小籠包,除了3元工會愛‘新’餐補貼券,商家還給我們優惠5元,這頓飯我能省8元。如此一來,一個月至少能省兩三百元。”外賣騎手高俊峰說。
此外,南開區總工會還號召區內愛心企事業單位、商家和志愿者等社會力量組成戶外勞動者服務聯盟,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就餐折扣、購物優惠等服務。
如今,天津越來越多的街道、社區、工會正從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的實際需求出發,提供多種形式的暖“新”餐服務,提升他們的幸福感,讓他們與這座城市同頻共振、一起發展。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