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1978年末,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開打之前,許世友將軍接到命令,立即前往南寧進行部署。
由于此事屬于高度機密,知道許世友將軍行蹤的人少之又少。
然而,許世友剛到南寧,詭異的事情發(fā)生了:
越南的《人民報》突然發(fā)布了一條消息:
許世友已現身南寧,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向廣西邊境集結!
得到消息之后,許世友立刻意識到,這件事不容小覷,必須重視。
他立刻召集當地的安全干部,經過一番分析,許世友將軍僅用三招就徹底化解危機!
世界上曾經有所謂的“三大間諜組織”:美國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薩德,蘇聯的克格勃。
但是,這些書寫間諜歷史的人,卻總是有意無意地忽略中國。但其實,中國在情報工作上,不僅不比其他的組織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中國情報工作的老底子,是在蘇聯幫助下完成打造、成型于三四十年代、輝煌于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
赫赫有名的中央特科,曾經將敵人的各個部門打得百孔千瘡。
在錢壯飛、李克農、熊向暉等眾多的優(yōu)秀特工的工作下,不管是日軍發(fā)動掃蕩的情報,還是國民黨的多次圍剿、乃至后來的大兵團作戰(zhàn)的相關情報,我們的黨組織都是信手拈來。
正是靠著優(yōu)秀的情報工作,才有了四渡赤水的輝煌,以及三大戰(zhàn)役的勝利。
抗日戰(zhàn)爭結束后,在我國革命環(huán)境中浸淫多年的胡志明回到了越南,開始著手進行革命。
為了幫助越南人民實現自己的獨立事業(yè),中國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彈藥、糧食藥品等物資,還派出了大量的優(yōu)秀將帥去幫助他們作戰(zhàn)、練兵。
其中,就有當年中央特科的重要領導人陳賡將軍。中國的將軍們,不僅將我們優(yōu)秀的戰(zhàn)術戰(zhàn)略傾囊而授,還將情報工作的重要性根植于越南高層的頭腦中。
在中國的幫助下,越南人組建了一支大約兩萬人的特工部隊,經常以跳傘等方式,潛入到敵人后方,一邊破壞對方的軍事設施,一邊搜集情報。
在對抗法國和美國的兩場戰(zhàn)爭中,情報工作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1969年,胡志明因病去世,黎筍成為了越南勞動黨的第一書記。而中國和越南的矛盾,也從那時候開始。
為了幫助越南完成統一,還很貧窮的中國援助了大量的物資。而中國的慷慨,被黎筍當成了理所當然。
1976年,越南完成了統一,有了自己的造血機制。但是,黎筍卻仍然使用各種理由,向中國索要援助。其要求數量之巨大,遠遠超出了中國的承受能力。
最終,大家在外交會議上不歡而散,中越關系隨即走向破裂。
黎筍敢和中國交惡的主要原因,是蘇聯在背后的推動。
蘇聯在和中國決裂之后,為了將越南拉過來,形成對中國“南北夾擊”的態(tài)勢,提供給了他們大量的先進武器。這使得越南軍隊在短期內,完成了其他國家難以想象的軍事飛躍。
別的不說,單以飛機而論,他們不管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超過了中國。這種短期內實力的暴漲,使得越南人產生了一種“暴發(fā)戶”的心理。
他們開始號稱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并準備在南亞地區(qū)稱霸。而他們瞄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柬埔寨。
柬埔寨與越南有領土方面的糾紛,但是雙方沒有效仿中國與鄰國談判的形式解決問題,而是選擇依靠武力。
他們在邊境上多次爆發(fā)武裝沖突,殺傷了不少人命。兩國之間,隨時可能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而越南在實力增強之后,侵略的態(tài)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而同時,越南還將自己的黑手多次伸過中越邊境,推倒界碑,襲擾中國邊民。
為了維護地區(qū)的和平,也為了維護自己的邊境,中國的領導人鄧公開始在國際上發(fā)起外交攻勢,號召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聯合起來,遏制越南的稱霸勢頭。
但是,其他的東南亞國家,軍事實力都不強,完全和越南不在一個數量等級上。真正能阻擋越南的,只有中國。
而阻擋的手段,也只有戰(zhàn)爭才能一勞永逸。1978年11月20日,中央軍委作出決定:對越南實施武力制裁!
為了確保蘇聯不會介入,這場戰(zhàn)爭必須在一個月之內,完成從進攻到撤退的所有動作。
而指揮這場戰(zhàn)斗的將領之一,就是在國內戰(zhàn)爭中,多次證明過自己許世友將軍。許世友將軍曾經創(chuàng)造過8天攻下濟南城的奇跡,正好符合這次作戰(zhàn)快打快走的特性。
接到命令之后,許世友將軍立刻動手,前往南寧指揮備戰(zhàn)工作。
在進行第一次作戰(zhàn)研討會的時候,他為了保密,僅僅召集了參謀長周德禮、政委向仲華、副司令員吳忠、歐致富、江燮元這五位核心干部開會。
而且,這次會議沒有留存任何的書面記錄,其他的人員,不管身份多高,都不知曉這次會議的內容。
在一切安排妥當之后,部隊開始秘密向廣西調動。
為了防范越南監(jiān)聽我軍電臺,所有團級以上單位的主電臺,無論是否參與行動,均需留在原駐地,并與上級單位保持日常通訊。
然而,詭異的事情發(fā)生了:當許世友將軍下榻南寧邕江畔的西園賓館不久,越南的《人民報》突然發(fā)布了一條消息:許世友已現身南寧,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向廣西邊境集結!
得到消息之后,許世友立刻意識到,自己的行蹤已暴露。他立刻召集當地的安全干部,對他們表示:“南寧有越南的特務,我們必須清除他們?!?/p>
事實上,許世友等人抵達南寧的消息,除廣西軍區(qū)司令員趙欣然知道以外,廣西自治區(qū)區(qū)政府其他領導均不知情。
而就算是趙欣然,也僅僅是接到的口頭通知。至于部隊調入廣西之時,都是在夜間行車的,而且還懸掛的是廣西車牌。
那么,是不是有一些保密意識松懈的群眾泄露了消息呢?考慮到當時我國實行集體勞動制度,許世友認為群眾泄密的可能性極低。
那么,越南間諜是如何獲取我軍高層行蹤情報的呢?這可是一個事關國防安全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將后患無窮。
許世友考慮了一下之后,立刻秘密會見了趙欣然,并且向他布置了任務:在三天之內,務必查明真相,并制定出應對的措施。
趙欣然回去之后,立刻對相應的情況進行了調查。他從鐵路部門獲悉,越南在廣西憑祥地區(qū),設立了一個鐵路交接所。
自1974年起,黎筍集團便指使該所工作人員尋釁滋事。如今,這個交接所雖然已經關閉,但是仍有人員在活動。
這些人員距離我方的鐵路設施非常近,只要用一些望遠鏡、收音喇叭之類的東西,就能夠監(jiān)聽我方人員的日常對話,觀察中國軍民的日?;顒?。
此外,兩國雖然形勢緊張,但民間的交流仍然沒有中斷,中越之間的民間互市通道仍然是開放的。
越軍的情報人員,可以通過這個途徑,滲透到我國腹地實施偵察。這次的泄密事件,很可能不是我方人員造成的,而是越南間諜親自觀察的結果。
在得知了相應情況后,許世友立刻責成廣州軍區(qū)吳國華副科長,去北京提出申請,關閉國際鐵路聯運,驅逐越方人員。
對于邊境的互市通道,許世友則是讓廣西區(qū)委書記喬曉光,派遣民兵,對其進行了限制和封鎖。這一套組合拳下來,越南在中國的情報人員十分難受,再也待不下去了。
他們無法繼續(xù)維持抵近觀察的刺探方式,只能在遠處,使用一些先進的間諜設備來進行觀察和竊聽。這樣一來,情報的準確性就大幅降低了。
1978年12月25日,越南調集了18個步兵師、15個團、1個空軍師,以及部分海軍,總計25萬人,開始了全面侵入柬埔寨的行動。
這是一次標準的“閃擊作戰(zhàn)”,柬埔寨軍隊根本沒有準備,很快就被越南人突破了十幾公里的縱深。
在中越關系如此微妙時,越南突然入侵柬埔寨,其中必有深意。許世友在與中央軍委領導討論之后認為,這是黎筍政權在感到壓力之際,進行的一次瘋狂的行動。
他們已經意識到,中國必然會采取一些實質性的行動,所以他們急于通過擴張,來加大自己的戰(zhàn)略縱深,以穩(wěn)固自身的地位。
一旦他們成功吞并柬埔寨,甚至是之后的泰國和老撾,那解放軍對他們進行武力懲罰的難度,就會顯著增加。這也就意味著,出兵作戰(zhàn)的節(jié)奏必須加快。
在加緊調兵的同時,許世友還和自己的那些對手們,玩兒起了情報戰(zhàn)。他準備利用越南現有的情報網絡,來實施一套“暗度陳倉”的好計策。
當時,受限于經濟和剛剛開始的軍事改革,解放軍在南方的一部分軍隊,缺員、缺武器的現象普遍很嚴重。
一個步兵師,往往只有6000人左右,僅僅是滿編的一半。尤其是廣西的獨立師和兩個邊防團,情況更為嚴重。
許世友在調兵時,特意高調地調集了一批這樣的軍隊,并且絲毫沒有對外隱瞞這些部隊的真實情況。他這樣做,就是要釋放相關的信息,給越南人以誤導。
其實誰都知道,讓這樣的部隊來打仗,不僅要首先解決部隊人員不足的問題,而且還要對新兵進行訓練。
再加上武器調配、后勤保障等一系列工作,沒有幾個月的準備根本上不了戰(zhàn)場。尤其是炮兵、坦克兵、等兵種,需要更長時間的準備。
廣西軍區(qū)來了這么多人員不足的部隊,這讓越南統帥部覺得,解放軍只是在虛張聲勢。所以,他們囂張地放出狂言:1個越南士兵,可以打30個解放軍。
但是,越南人根本不知道,這些看上去人數不足的解放軍部隊,正如即將鍛造成的刀鋒一樣,正在經歷疾速的淬火。
按照中央軍委的命令,1976年以后退役的老兵被召回,充當骨干力量,來“傳幫帶”那些沒上過戰(zhàn)場的新兵。
還有不足的,就從鄰近軍區(qū)抽調兵力補充。仍然不足的,就讓預備役直接轉為現役,加入隊伍中。
這些補充進來的新兵,其實都不是純粹的新兵,已經不需要從頭開始訓練。他們只經過了幾次演習,就具備了一定的戰(zhàn)斗力。
同時,為了迷惑越軍,解放軍的部隊部署完成之后,就會進行大規(guī)模的演習,每次大約會持續(xù)一周時間。
就在越軍嚴陣以待的時候,我們的部隊卻收兵回營了。時間一長,他們也麻木了,對解放軍的調動不再那么敏感。
在封鎖越軍情報系統的同時,我們的情報系統,則高速地運轉了起來。
通過武裝滲透、邊境高空偵察、電子偵聽、高地觀察、走訪難民等一系列方法,解放軍掌握了越南北方6個邊境省的大致情況。
根據這些情報,許世友將軍掌握了越軍防線縱深淺、正面寬、防御盲區(qū)大、兵力分散等一系列問題,也知道了他們“一線堅守、一線取勝”的狂妄想法。
于是,他制定出了具體的攻擊計劃,布置了大量的重炮,以“殺雞用牛刀”的勁頭,準備一舉拿下越軍的第一道防線。只要這條線突破了,越軍將會立刻陷入被動。
1979年2月初,解放軍又開始大規(guī)模調動了。對外,發(fā)言人仍然稱這是一次演習。越南人再次認為解放軍沒有什么威脅,于是主要領導人開始各干各的。
黎筍為了爭取蘇聯的支持,選擇了出訪;而越南軍方,對柬埔寨方面的情況更加關心,于是集體去了那里檢閱部隊。
收到相關情報指揮,許世友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于是命令部隊,正式發(fā)起進攻。
越軍對解放軍的前線兵力、火力配備等等情況的估計,全部出現了重大的錯誤,所以在一開始就陷入了被動。
僅僅一天時間,他們的一線部隊已經被解放軍分割包圍。
此后,雖然越軍表現出了自己頑強的一面,給解放軍造成了一些麻煩。
但隨著新戰(zhàn)術的推廣,越南的被動局面越來越嚴重,直到最后被解放軍拿下了重鎮(zhèn)諒山,對河內形成了嚴重的威脅。
炮戰(zhàn)
這一仗,雖然也出現了一些意外情況,但解放軍的作戰(zhàn),在總體上是順利的。
解放軍將越軍教訓了一頓之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撤回國內,不管是在戰(zhàn)術上還是戰(zhàn)略上,始終牢牢占據著主動。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成果,解放軍的防諜保密工作、戰(zhàn)術欺騙工作和獲取情報工作,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實證明,不管是在短兵相接的戰(zhàn)場上,還是在情報戰(zhàn)領域中,中國始終是越南人的師傅。
參考資料:
黨史縱覽 2004-02-28 胡居成《許世友的最后一仗》
黨史研究與教學 2016-02-25 關敬之,栗廣《從最新解密檔案看美國對一九七九年"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