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ary
來源|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歡迎供稿|陳凱:15827582449
比亞迪可能要做養車連鎖了。
日前,第三方信息平臺天眼查顯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已于3月20日提交“迪迪養車”、“小迪養車”、“精誠養車”等商標申請。
信息顯示,比亞迪申請的三個商標已經受理通知書發文,處于等待實質審查狀態。
三個商標的國際分類都是建筑修理,從上圖看到,商品/服務項目涵蓋汽車保養和修理這一類別。
由此看出,比亞迪可能是在為養車連鎖做準備。
在燃油車時代,上汽、北汽、廣汽等車企相繼推出汽服連鎖品牌,美嘉殼等品牌商也已入局養車連鎖賽道。
在新能源時代,造車新勢力的授權體系之外,寧德時代率先布局寧家服務,并向獨立售后市場開放加盟。
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龍頭,比亞迪擁有巨大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售后業務無疑是潛在的增長點。
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比亞迪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105.71萬輛,同比增長72.64%;累計銷量100.08萬輛,同比增長59.81%。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41.64萬輛,同比增長38.74%,成為全球純電銷冠。
所以,比亞迪申請多個養車連鎖商標,應該不是無心插柳之舉,而是已經注意和開始重視汽車后市場的相關布局。
有行業人士戲稱:“比亞迪是什么錢都不放過。”
只是,對于獨立售后市場的40萬汽服門店而言,他們更關心的話題是:比亞迪布局養車連鎖,到底是來分錢,還是來搶錢?
一、比亞迪有可能推出養車連鎖嗎?
過去幾年,我們看過不少“XX養車”在行業當中起起落落,比如互聯網基因的途虎養車、天貓養車、小桔養車等,汽配供應鏈旗下的京貓養車、特特養車等,以及抖音新近推出的懂車帝養車等。
當然,有的養車連鎖品牌已經更名或退出市場,但不可否認整個行業的養車連鎖風潮非常強勁。
在申請“迪迪養車”等商標的過程中,比亞迪并未正面回復汽車后市場的戰略布局規劃。
但是,首先的一個判斷點是,比亞迪肯定是觀察到了汽車后市場的養車連鎖趨勢,包括途虎養車上市這件事,才會在注冊商標時選擇“迪迪養車”、“小迪養車”等名稱。
更進一步,我們可以從理論層面推斷,比亞迪是否有可能推出自己的養車連鎖品牌。
第一,宏觀市場維度。
截至2024年底,比亞迪累計銷量超過1100萬輛,2005年銷量目標550萬輛,考慮到報廢車輛這一因素,到2025年底,僅看比亞迪的保有量,就超過1500萬輛。
按照單車年均800元保養費用來計算,比亞迪旗下汽車的養車業務每年就有百億規模,同時售后業務的毛利之高也不容小視。
第二,車主服務維度。
過去幾年,車主對于比亞迪售后服務,出現了不少爭議事件,最為典型的有兩例。
一是2023年5月,比亞迪對部分車型的保養費用進行上調,比如宋、秦系列混動車型的最低保養價格,從325元增長到485元,漲幅49.2%。(現APP上宋最低340元)
眾所周知,比亞迪的售后業務仍然由4S體系來承載,保養漲價背后,應該是考慮到4S體系的經營成本過高的因素。
二是比亞迪推出的三電終身質保服務,引起的爭議較大。
三電終身質保不等于保養免費,車主在4S店進行保養服務,仍然需要支付正常的配件費用和工時費用。
在此背景下,一旦車主在官方4S體系之外進行保養,甚至只是換個輪胎,被比亞迪發現后,車主將失去三電終身質保資格。
這其實決定了,車主的保養業務和4S店進行了深度綁定。
當然,2024年6月,比亞迪針對這一現象也做出了售后政策調整,允許車主在正規修理廠,進行三電系統以外的維修保養,但需要車主提交外修記錄,并交由官方審核,最終解釋權仍在比亞迪手中。
所以,未來會有不少比亞迪車主逐步脫離4S體系流向獨立售后。
汽車服務世界也提出過,2025年是新能源過保業務元年。
第三,渠道建設維度。
目前比亞迪擁有四大品牌,分別為比亞迪、騰勢(參數丨圖片)、方程豹和仰望,后三個品牌的渠道以直營模式為主,而比亞迪品牌旗下的王朝和海洋系列,則是直營+經銷模式,并以經銷模式為主。
目前比亞迪的經銷模式,包含三種門店形態,分別是4S店、城市展廳和商超店。
這樣的經銷模式決定了,比亞迪可以在一二線等高線城市建立較高的售后服務網點,但是下沉市場仍然很難覆蓋。
一位接近比亞迪銷售網絡的人士稱,2025年,王朝銷售網絡中,以4S店為核心的一級銷售渠道會大幅減緩擴張,“重點是抓縣級市場”。
而在下沉市場,比亞迪不選擇4S店形態,而是采用二網模式;那么,對應的售后服務,也需要新的門店形態來承載。
比亞迪某經銷商員工就提到:“我們在一些區縣設立了‘縣縣通’服務網點,兼顧銷售與基礎售后服務,而復雜維修則集中到市區服務中心。”
所以,綜合市場、車主、渠道三個因素,比亞迪肯定有動力推出獨立于4S體系之外的售后服務網絡。
利用售后賺錢倒是其次,比亞迪的主要目的,還是做好車主服務和運營,同時更好地拓展下沉市場,從而有效助力前端銷售。
二、比亞迪養車連鎖會是什么形態?
如果比亞迪真的推出諸如迪迪養車這樣的汽服連鎖,那么,門店會是什么形態?
參考已有的養車連鎖經驗,大部分定位于100-400平米的社區店,主要提供洗美養護、快修快保等業務,部分提供輪胎、底盤等深度維修業務。
總的來說,目前養車連鎖的核心在于兩點,一是門店密度較高,貼近車主,二是服務項目較輕,時效性強。
當然,比亞迪的特殊之處在于,疊加了新能源這一變量,這是現有養車連鎖所不具備的因素。
基于上述提及的比亞迪在售后業務上的潛在需求,再結合現有的養車連鎖經驗,比亞迪親自下場布局的養車連鎖,可能會存在幾個異同點。
在相同性方面。
比亞迪應該還是會選擇社區店這種形式,門店規模不會太大,同時會有意識地向下沉市場傾斜。
在下沉市場這個維度,以小米汽車為例,在今年年初首次招募授權售后服務合作伙伴,第一批開放的80個城市,大多是三線及以下城市,比如蚌埠、揭陽、清遠等。
事實上,途虎養車也在近兩年大力布局西北區域的下沉市場,邏輯類似,都是根據實際的業務需求來做的決定。
在流量維度,比亞迪開發并運營自有APP多年,車主已經習慣在APP上預約下單,隨后到店服務。
所以比亞迪積累了一批線上流量,應該可以為門店直接導流,或者通過某些營銷手段(比如免費洗車保養),促使車主選擇比亞迪連鎖體系的門店。
在服務品牌維度,比亞迪的養車連鎖不會只服務比亞迪品牌的汽車,而是跨品牌服務,定位于一個開放的服務體系,這樣才能支撐門店的正常經營。
以上幾點,基本上脫離不開養車連鎖門店的大框架。
那么,在相同點之外,比亞迪養車連鎖的最大差異性,可能在于門店項目層面。
首先,比亞迪養車的門店不可能只為新能源車提供簡單的保養業務。
上面兩張表格是根據比亞迪官方信息,梳理的純電和混動車型的主要保養項目及價格,可以看到,即便是混動車型,保養項目也是極為有限,不可能保證門店的正常盈利。
而4S店的主要優勢在于三電維修、鈑金噴漆等項目,養車門店應該也不會涉足。
那么,比亞迪的養車門店,很有可能橫跨燃油車和新能源車,不僅提供新能源車所需的洗車美容、三電檢測、充電換電、電池回收等業務,還能提供燃油車所需的維修保養、輪胎底盤等業務。
另外,比亞迪已經取得保險牌照,經營新能源車險一年多時間,因此,養車門店也能涵蓋保險銷售、續保等業務。
還有一個信息值得關注。
去年年底,比亞迪推出“精誠一家”營銷活動,針對合資車主,只要到比亞迪4S店參加試駕,就能得到價格99元(普通機油)或199元(全合成機油)的免費保養。
很顯然,這一舉措是為了將車主原來的燃油車,轉化至比亞迪的新能源車。
不出意外,在未來的比亞迪養車連鎖體系當中,類似的營銷活動還會進一步加強。
換句話說,比亞迪的養車門店,應該還會承載部分新車銷售職能,比如通過某些營銷手段,收集新車銷售線索,再實現后續轉化。
總的來說,比亞迪養車連鎖體系,在新能源技術、供應鏈等方面具備特有的優勢,同時積累了大量車主數據和運營經驗,后續可協同的業務也較多,包括燃油車維修、保險續保、新車銷售等。
其現象空間還是很大的。
三、比亞迪養車與40萬汽服店之間,分錢還是搶錢?
宏觀上,前幾年不少行業人士判斷,新能源發展趨勢下,未來40萬汽服店可能被淘汰一半。
比亞迪作為新能源時代的領頭羊,無疑是上述觀點的最大推動者。
未來,如果比亞迪真的推出比亞迪養車連鎖,40萬汽服店一定會關心一個話題:比亞迪來分錢還是搶錢?
從邏輯上來說,比亞迪推動和擴張養車連鎖體系,大致分為兩種方式。
一是體系內的方式,也就是鼓勵旗下經銷商,建立養車連鎖門店,形成4S店+社區店的1+N模式。
廣汽本田在2024年推出的樂享養車就是這種方式,由體系內的經銷商投資和運營,把4S店的部分功能進行拆解,以獨立售后養車連鎖的方式呈現。
二是體系外的方式,也就是向全行業開放,包括已有的汽服門店都有機會加盟,從而進入比亞迪的連鎖體系。
這種方式更為普遍,比如上汽旗下的車享家,上汽通用旗下的車工坊等,以及上游品牌商和互聯網平臺旗下的養車連鎖,都是開放加盟模式。
這個時候,就要看比亞迪的選擇了。
如果比亞迪更加顧慮自己的經銷商體系,在體系內部推動養車連鎖,對于獨立售后而言無疑是沖擊。
一方面,比亞迪的養車連鎖會進入燃油車業務,擠占現有門店的燃油車生意;另一方面,比亞迪在新能源業務上具有一定優勢,還將提前影響門店未來的新能源業務。
與此同時,比亞迪完全有可能利用營銷杠桿,推出免費保養服務,比如可以和保險業務結合,推出99/199元免費保養套餐,加速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化。
更有甚者,比亞迪還可以利用直接的燒錢補貼,來獲取車主數據,促進前端銷售業務,以其現有的營收和盈利水平來看,這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比亞迪也有可能開放連鎖加盟,同時輸出一定的技術、流量、系統、供應鏈等能力,這種選擇在下沉市場的幾率更大,小米汽車就是如此操作的。
最后,還是從比亞迪的初衷出發。
作為一個總市值超過萬億的全球頭部車企,如果進入獨立售后市場,“利用售后賺錢”一定不是比亞迪的主要目的。
其核心目的應該還是為了提高售后服務水平,增強車主滿意度,實現更好地車主服務和運營,從而推動前端銷售,以及更為長遠的品牌效應。
售后服務體系,是車企在車主全生命周期運營中的一個環節,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車主對于品牌的感知度和信任度。
車企實質上,是在爭奪車主資源。
以前的車主資源爭奪,聚焦于銷售環節,而現在,已經延伸至售后環節。
這也是新能源時代,車企在車主運營上的本質性變化。
從這個角度出發,比亞迪當然和40萬汽服門店之間,形成了某種競爭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