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01
1988年冬天,北風呼嘯,雪花紛飛。
五十歲的農民張明志蹲在火車站的角落,擺著一個小攤,售賣著自家產的農產品。
生意清淡,張明志不時搓著雙手,試圖讓自己暖和起來。
就在黃昏時分,當人群開始逐漸稀疏,張明志注意到站臺角落里蜷縮著一個小男孩。
男孩看起來不過七八歲,身上只穿著單薄的棉衣,嘴唇凍得發紫,卻異常安靜。
"小朋友,你在等誰嗎?"張明志走過去,輕聲問道。
男孩抬起頭,露出一張沾滿灰塵的小臉,眼睛里滿是驚恐和不安。
"我叫小遠,沒人要我了。"男孩低聲說,聲音里有著不符年齡的沉穩。
張明志注意到男孩身旁放著一個小布包,上面放著一張泛黃的紙條。
他拿起紙條,上面寫著:"這是小遠,八歲,請好心人收留他。我實在無力撫養,愿他能遇到好人家,給他一個家。"
"你母親呢?就這么把你留在這里了?"張明志感到一陣心疼。
"媽媽說她病了,沒錢醫,也沒錢養我。她說這里有好多人,總會有好心人收留我的。"小遠說著,眼睛里的淚水終于控制不住地流了下來。
張明志沉默了。他想起了自己家中九歲的兒子張偉,比眼前這個孩子大不了多少。
他無法想象自己的孩子被遺棄在寒冷的火車站會是什么感受。
"你餓了嗎?"張明志問。
小遠點點頭,但很快又搖搖頭:"我不能要你的東西,媽媽說不能要陌生人的東西。"
"不是陌生人,我叫張明志。來,吃點東西吧。"
張明志從自己的食盒里拿出幾個饅頭和一個水煮蛋。
看著小遠狼吞虎咽的樣子,張明志心中已經做出了決定。
他收拾好攤位,牽起小遠的手:"走吧,我帶你回家。"
"回家?"小遠疑惑地抬頭。
"對,以后你就住在我家,我收養你。"張明志堅定地說。
回到家,張明志的妻子李淑芬看到丈夫帶回一個陌生男孩,先是一愣,聽完丈夫的解釋后,眼中閃過一絲不忍:
"這孩子太可憐了,咱們家雖然不富裕,但多一雙筷子的飯還是有的。"
正在寫作業的張偉聽到動靜跑了出來,看到父母和一個陌生男孩站在門口,頓時皺起眉頭:"爸,他是誰?"
"他叫小遠,以后就是我們家的一員了,是你弟弟。"張明志說。
"弟弟?"張偉瞪大眼睛,"我不要弟弟!我們家已經很窮了,還要養一個不相干的人?"
"張偉!不許這么說話!"李淑芬厲聲呵斥,"小遠以后就是咱們家的孩子,你要像對待親弟弟一樣對他!"
張偉撇撇嘴,轉身回房間摔上門。小遠站在門口,不安地看著眼前的一切,眼淚在眼眶中打轉。
"別怕,小遠,這是你的新家了。"張明志輕輕撫摸著小遠的頭,"偉偉只是一時接受不了,他會慢慢喜歡你的。"
就這樣,張小遠正式成為了張家的一員。
雖然起步并不順利,但張明志相信,時間能撫平一切創傷,家人之間的隔閡終將消失。
02
五年過去,十三歲的張小遠已經完全融入了張家的生活。
他是個勤奮懂事的少年,不僅學習成績優秀,還會主動幫助養父母做家務。
每天清晨,他總是第一個起床,打掃院子,喂養雞鴨,然后才去上學。
"小遠,成績單拿回來了嗎?"這天放學后,張明志期待地問道。
"拿回來了,爸。"張小遠從書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張紅色的獎狀和成績單,"我這次年級第一。"
張明志接過成績單,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啊!真是咱們張家的驕傲!"
就在這時,張偉拖著步子回到家,看到父親手中的獎狀,不屑地哼了一聲:"又是年級第一?裝什么樣子?"
"偉偉,你怎么又逃課了?老師今天又打電話來了。"李淑芬嘆了口氣。
"煩不煩啊?上學有什么用?將來還不是在地里刨食?像他那樣讀書有什么用?不過是想分我們家的家產罷了!"張偉怒視著張小遠。
"胡說什么?!"張明志拍桌而起,"小遠這么勤奮,你應該向他學習!"
"我為什么要向一個外人學習?"張偉冷笑道,"他不過是想表現得好,讓你們多給他點東西罷了!"
"張偉!"李淑芬嚴厲地說,"不許你這么說小遠!他是你弟弟!"
"他才不是我弟弟!他是撿來的!"張偉吼道,隨即沖出了家門。
張小遠站在一旁,低著頭,眼中閃過一絲傷痛,但他什么也沒說。
張明志走過來,拍了拍張小遠的肩膀:"別在意,他就是這脾氣。慢慢來,總有一天他會接受你的。"
"我知道,爸。"張小遠點點頭,"我不會讓您失望的。"
夜深人靜,張小遠躺在床上,回想著今天發生的一切。
自從五年前來到這個家,張偉對他的敵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強烈。
無論他如何努力,如何表現得懂事,張偉始終把他當作家里的外人,一個威脅。
他輕輕嘆了口氣,翻身繼續看書。
他知道,唯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贏得別人的尊重。
即使張偉永遠不會接受他,他也要讓養父母感到驕傲,這是他能回報他們收養之恩的唯一方式。
學校里,張小遠的表現同樣出色。
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是老師們眼中的模范生。
"小遠,你能不能教我解這道數學題?"同桌小李請求道。
"當然可以。"張小遠微笑著,耐心地講解著題目的解題思路。
"謝謝你,小遠。你人真好。"小李感激地說。
放學路上,張偉和幾個朋友正在學校門口閑逛。
看到張小遠走出來,張偉冷笑一聲:"看,我那個假弟弟,裝模作樣的優等生!"
"就是他啊?整天裝乖巧,討你爸媽歡心?"一個瘦高個男生問道。
"沒錯,我爸媽現在眼里只有他,對我不聞不問!"張偉恨恨地說。
張小遠走過他們身邊時,張偉故意伸腳絆了他一下。
張小遠踉蹌幾步,書包摔在地上,書本散落一地。
"走路看著點,假弟弟!"張偉譏笑道。
張小遠默默地撿起書本,沒有說話。
他知道,無論他說什么,都只會火上澆油。
"怎么?啞巴了?"張偉走過來,踢了他一腳,"告訴你,不管你怎么表現,我爸媽的家產永遠都是我的,你休想分一杯羹!"
"我從來沒想過要分家產。"張小遠終于開口,聲音平靜,"我只想報答爸媽的恩情。"
"裝!繼續裝!"張偉冷笑,"以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
張小遠沒有再爭辯,收拾好書包,默默離開。
這樣的場景已經重復了無數次,他早已習慣。
回到家,張明志注意到張小遠臉色不對:"怎么了?發生什么事了?"
"沒什么,爸,只是今天功課有點難。"張小遠勉強微笑。
張明志嘆了口氣:"是不是又和偉偉起沖突了?"
張小遠搖搖頭:"沒有,爸,我知道該怎么處理。"
張明志握住張小遠的手:"小遠,你是個好孩子。爸爸知道這些年你很不容易,但相信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張小遠點點頭,眼中滿是感激:"謝謝您,爸爸。有您和媽媽,我已經很幸福了。"
就這樣,時光匆匆,張小遠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茁壯成長,而與張偉之間的隔閡,似乎永遠無法彌合。
03
時光荏苒,一晃眼,張小遠已經十八歲,高中畢業。
他憑借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省城的重點大學,計算機專業。
"小遠,你真是咱們村的驕傲啊!"鄰居王大媽拉著張小遠的手,激動地說,"考上這么好的大學,將來肯定有出息!"
張明志站在一旁,臉上寫滿了驕傲:"這孩子從小就聰明,又肯用功,不像我那個整天游手好閑的親生兒子。"
張偉站在不遠處,聽到父親的話,臉色陰沉。
十九歲的他早已輟學,靠著打零工度日,最近剛被錄取進入一所職業學校學習電子商務。
"爸,我去收拾東西了。"張小遠輕聲說,不想讓場面更加尷尬。
回到房間,張小遠開始整理行李。
明天就要離家去大學了,心中既興奮又忐忑。
門突然被推開,張偉站在門口,臉色陰沉。
"怎么?準備去大學了?"張偉冷笑,"終于不用看到你這張虛偽的臉了。"
張小遠深吸一口氣:"偉哥,我明天就走了,希望咱們能好好道個別。"
"道別?"張偉嗤笑一聲,"告訴你,不管你上什么大學,將來多有錢,我爸媽的家產永遠都是我的,你別想分一分錢!"
"我從來沒想過要分家產。"張小遠平靜地說。
"裝吧你就!"張偉甩手離開,"走了就別回來了!"
晚飯時,李淑芬特意做了一桌豐盛的菜肴為張小遠送行。
張明志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給張小遠和自己各倒了一杯。
"小遠,明天就要去大學了,爸爸為你感到驕傲。"
張明志舉杯,眼中閃著淚光,"這些年,你給我們家帶來了很多歡樂,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
"爸,媽,是你們給了我家的溫暖,我永遠感激你們。"張小遠聲音哽咽。
"小遠,大學費用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雖然家里不富裕,但供你讀完大學絕對沒問題。"李淑芬慈愛地說。
"媽,我申請了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您和爸的錢留著養老用吧。"張小遠說。
"好孩子。"李淑芬欣慰地點點頭。
張偉坐在一旁,一言不發地吃著飯,眼中滿是嫉妒和不滿。
大學期間,張小遠不負眾望,成為了學院的優秀學生。
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利用課余時間做家教,賺取生活費。
每個月,他都會把節省下來的錢寄回家,補貼家用。
與此同時,張偉從職業學校畢業后,在一家餐館當服務員。
工作中,他展現出了不錯的交際能力和商業頭腦,很快被提拔為領班。
一年后,在父母的資助下,他開了一家小吃店,生意逐漸好轉。
四年后,張小遠大學畢業,憑借優異的成績和實習經驗,被一家知名科技公司錄用,薪資豐厚。
每個月,他都會按時給家里寄錢,并經常回家看望養父母。
"爸,媽,這是我的第一個月工資,給你們買了些補品。"張小遠放下手提袋,里面裝滿了各種名貴的補品。
"小遠,你自己留著用吧,我們不缺這些。"張明志推辭道。
"爸,這是我的心意,再說我工資高,花不完。"張小遠堅持道。
"好孩子。"李淑芬感動地說,"對了,你哥的小吃店最近生意很好,已經準備開第二家分店了。"
"真的嗎?太好了!"張小遠由衷地為張偉感到高興。
就在這時,張偉推門而入,看到張小遠,臉色立刻沉了下來:"喲,大公司的高管回來了?"
"偉哥,聽說你生意做得不錯,恭喜你。"張小遠真誠地說。
"不需要你假惺惺地恭喜。"張偉冷笑,"我的成功和你沒半毛錢關系。"
"偉偉,小遠是真心為你高興。"李淑芬責備道。
"算了,媽,我習慣了。"張小遠笑了笑,轉移話題,"對了,爸,我帶了些新出的保健品,對您的老寒腿應該有幫助。"
時光如梭,轉眼間又是幾年過去。
張小遠在公司步步高升,成為了部門經理,薪水豐厚,生活穩定。
而張偉的小吃店也逐漸發展成了連鎖店,在當地小有名氣。
表面上看,兩兄弟各自發展,生活殊途同歸。
04
時光荏苒,一晃眼,十年已過。
張明志已年過七旬,滿頭白發,腰也彎了。
最近,他總感覺胸悶氣短,咳嗽不止。
"老頭子,去醫院檢查一下吧,這咳嗽都半個月了。"李淑芬擔憂地說。
"沒事,老毛病了。"張明志不以為然。
張小遠接到母親電話后,立即從城里趕回家,堅持帶父親去醫院做全面檢查。
檢查結果如同晴天霹靂——晚期肺癌,已經擴散,醫生給出的預期生存期只有三到六個月。
"不可能!再檢查一次!"張小遠不敢相信,堅持要求醫院重新檢查。
三家醫院的診斷結果一致:晚期肺癌,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回家的路上,車廂里一片寂靜。
張明志看著窗外飛逝的景色,臉上并無太多悲傷:"人總有一死,我這把年紀了,知足了。"
"爸,我們不會放棄的,一定還有辦法。"張小遠紅著眼睛說。
回到家,張小遠立即辭去了城里的高薪工作,決定留在家中全職照顧父親。
"小遠,不用這樣,你的工作來之不易。"張明志勸阻道。
"爸,您的命比什么都重要。"張小遠堅定地說,"我聯系了北京的專家,明天我們就去北京,尋求更好的治療方案。"
張偉得知父親病情后,也趕回家中。但面對張小遠的建議,他皺起眉頭:"去北京?那得花多少錢?咱們家又不是大戶人家。"
"錢的事不用擔心,我有積蓄。"張小遠說。
"哼,裝大方?"張偉冷笑,"到時候還不是找我爸報銷?"
"偉偉!"李淑芬怒斥,"你爸生病了,你就不能消停點?"
在張小遠的堅持下,張明志開始了漫長的治療之路。
先是手術,接著是化療、放療、靶向治療,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
奇跡般地,在正規治療和張小遠的精心照料下,張明志的生命一次次得到延續。
原本醫生預計的三到六個月,變成了一年,又一年……
張小遠寸步不離地照顧父親,每天按時給他吃藥,帶他做康復訓練,陪他聊天解悶。
為了減輕父親的痛苦,他查閱了大量醫學資料,甚至自學了按摩和針灸。
"小遠,你已經照顧我兩年了,該回去工作了。"張明志心疼地說。
"爸,不著急,您的病情穩定了我再考慮。"張小遠微笑道。
"你這孩子,真是……"張明志哽咽了,眼中滿是感激和歉疚。
而張偉,盡管生意越做越大,但探望父親的次數屈指可數。
每次來訪,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從不過夜,也不主動承擔醫藥費。
"偉偉,你爸想你了,多來看看他吧。"李淑芬在電話里懇求道。
"媽,我很忙,店里的事走不開。"張偉找借口,"反正有小遠照顧,不是挺好的嗎?"
"他再怎么照顧,也不是親生的啊!"李淑芬傷心地說。
"行了,媽,我知道了,有空我就去。"張偉敷衍道。
一年又一年,張明志的病情時好時壞,卻奇跡般地堅持著。
醫生們都感到不可思議,本該早已離世的他,竟然活了這么久。
"小遠,謝謝你。"一個寧靜的夜晚,張明志握著張小遠的手,眼中含淚,"如果不是你,我早就不在了。"
"爸,別這么說,這是我應該做的。"張小遠鼻子一酸。
"不,不是所有人都會這么做的。我知道這些年你花了多少錢,用了多少心。"張明志聲音哽咽,"你比我親生的還要親啊!"
十年過去,張小遠的積蓄早已耗盡,他甚至變賣了自己在城里的房產,只為給父親尋求更好的治療。
但他從不抱怨,始終帶著微笑照顧著父親。
張偉偶爾來訪,看到張小遠日漸憔悴的面容,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但很快又恢復了冷漠:"裝什么孝子,不就是為了爸媽的遺產嗎?"
張小遠已經不再爭辯,只是默默地繼續著自己的付出。他知道,無論做什么,在張偉眼中都是別有用心的。
這一年冬天,張明志的病情突然惡化,醫生搖頭表示已經回天乏術,建議回家安心度過最后的時光。
回到家中,張明志叫來了當地的律師,決定立下遺囑。
"爸,您不用急著這個。"張小遠勸阻道。
"不,人總要有個交代。"張明志堅持,"小遠,其實我有兩套房產,一套是咱們現在住的老房子,還有一套在城東新區,那是我早年做小生意攢下來的,一直沒告訴你們。"
張小遠驚訝地看著父親,不知道該說什么。
"我已經想好了怎么分配。"張明志說,隨后請律師記錄了他的遺囑內容。
幾天后,張偉接到消息,匆匆趕回家中。
得知父親要立遺囑,他的眼睛明顯亮了起來。
"爸,您的病不會有事的,不用想這些不吉利的事。"張偉難得地表現出關切。
"偉偉,人總有這一天,早做準備總是好的。"張明志平靜地說。
一周后,張明志的病情急轉直下,醫生宣布已經進入彌留之際。
全家人守在病床前,律師也應張明志的要求來到現場。
"按照張先生的遺囑,他名下的兩套房產——村里的老宅和城東新區的房子,全部留給長子張偉。"
律師宣讀道,"給次子張小遠一張銀行卡,密碼是他的生日,卡內有三萬元人民幣。"
房間里一片寂靜,張小遠愣住了,張偉則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爸,您……"張小遠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遠,這是我的決定。"張明志虛弱地說,"偉偉是我親生的,房子留給他是應該的。你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事業,這三萬塊是我的一點心意。"
張偉的妻子鄭玲冷笑一聲:"十年照顧,就換來三萬塊?真是值啊!"
"鄭玲!"張偉呵斥道,雖然語氣不重。
張小遠沉默了片刻,然后握住張明志的手:"爸,我從來不是為了錢才照顧您的。無論您怎么安排,我都尊重您的決定。"
張明志看著張小遠,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神色,微微點頭。
兩天后,張明志安詳離世,享年八十一歲,比醫生最初預期的壽命長了整整十年。
05
張明志的葬禮簡單而莊重,村里的鄉親們都來送行,紛紛稱贊他一生善良正直,教子有方。
"張小遠真是個好孩子啊,照顧張明志十年,不離不棄。"
"是啊,雖然不是親生的,但比親生的還親。"
這些話傳到張偉耳中,讓他臉色陰沉。
葬禮結束后,他找到張小遠:"爸的遺囑你也聽到了,老房子我準備賣掉,你最好盡快搬出去。"
張小遠看著這個朝夕相處十幾年的"兄弟",心中百感交集:"好,我會盡快搬走的。"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張偉冷笑,"這么多年裝孝順,不就是想分家產嗎?可惜我爸沒上當。"
張小遠搖搖頭,不再爭辯:"偉哥,無論你怎么想,我都祝你今后一切順利。"
"少來這套!"張偉轉身離去。
一旁的鄭玲譏諷道:"小遠啊,十年辛苦照顧,就換來三萬塊,真是太值了!"
張小遠沉默不語,收拾好自己的行李,離開了生活了三十年的家。
他在縣城租了一間小公寓,開始重新找工作。
由于已經離開IT行業多年,他只能在一家小型軟件公司找到薪水不高的初級職位。
與此同時,張偉迅速賣掉了兩套房產,獲利豐厚。
他用這筆錢擴大了餐飲連鎖,又涉足房地產投資,生意蒸蒸日上。
半年后的一天,張小遠在超市偶遇了張偉的妻子鄭玲。
"喲,這不是我們家的好弟弟嗎?"鄭玲陰陽怪氣地說,"怎么?現在過得不好啊?看你這穿著,跟以前差遠了。"
張小遠勉強笑了笑:"挺好的,生活簡單點也不錯。"
"是嗎?"鄭玲冷笑,"當初要是不裝那么孝順,也不至于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十年照顧換來三萬塊,真是天大的笑話!"
這些話像刀一樣刺痛了張小遠的心,但他只是笑了笑,沒有反駁。
剛要離開,鄭玲又補了一刀:"對了,聽說你還沒去銀行取那三萬塊錢?怎么,嫌少啊?"
張小遠愣了一下:"我一直很忙,還沒顧上去。"
"哼,裝什么清高?"鄭玲冷笑,"那可是你十年辛苦的'回報'啊,千萬別浪費了老爺子的一片心意。"
告別鄭玲后,張小遠站在超市門口,心中五味雜陳。
是啊,他確實還沒去銀行取那筆錢,不是因為嫌少,而是心里總覺得怪怪的,好像去取這筆錢就等于給自己十年的付出定了價。
但鄭玲的話還是刺激到了他。
或許,是時候接受現實了。
張明志已故,過去的一切都已成為回憶。
那三萬元,不管多少,都是養父留給他的最后心意。
06
第二天一早,張小遠來到銀行,準備處理那張養父留給他的銀行卡。
"您好,我想查詢一下這張卡的余額。"張小遠將銀行卡遞給柜員,同時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證。
柜員接過卡,輸入信息后,臉色突然變得有些奇怪,她抬頭看了看張小遠,又低頭看了看電腦屏幕。
"先生,你確定要查詢這張卡的余額嗎?。"柜員再次確認。
張小遠點點頭:"是的"
柜員猶豫了一下,然后打印了一張單子遞給方志明:"這是您的賬戶信息。"
張小遠接過單子,低頭一看,頓時呆立在原地,手不自覺地顫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