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陳女士撥打熱線爆料,自己兩個月前在美甲店介紹的“游醫”那里打了醫美針,出現“大小臉”,現在找不到“游醫”維權難。陳女士氣憤地說:“美甲店向顧客推銷‘黑醫美’,出了事卻不管,萬一威脅到生命健康怎么辦?”
“黑醫美”有致命危險。《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曾披露,我國平均每年“黑醫美”致殘致死約10萬人,消費者維權難。
近年來,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加大對醫療美容行業的監管整治力度,被擠壓了生存空間的“黑醫美”,轉入了“打游擊”:四處走穴、家庭作坊、上門服務……流動性和隱蔽性越來越強,由此導致的傷害事故時有發生。記者從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了解到,該院每年都會接診做“黑醫美”送醫搶救的病例,甚至有患者呼吸衰竭進了EICU(急診重癥監護室)。
以生命健康為代價的“變美”,背后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陷阱?記者就此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暗訪調查,臥底美甲店,撕開非法醫美層層黑幕。
“游醫”朋友圈的醫美廣告
臥底——
記者在美甲店當學徒
店員透露:為游醫拉客做醫美提成一半
美甲店為啥要幫“黑醫美”攬客?他們知不知道其中的危害?這背后隱藏了哪些利益?為了摸清底細,記者以學徒的身份,臥底進入美甲店調查。
在店內學習期間,記者頻頻聽到“美白針”“瘦肩針”“肉毒”“玻尿酸”等醫美相關的詞出現在美甲師與顧客的對話中。
“你看這效果咋樣,朋友上門給我打了瘦肩針,全程連麻藥都不用!”一名顧客慧慧(化名)一邊做光療甲,一邊向店員展示自己的“直角肩”,并透露要再打嗨體消除頸紋。
“我的淚溝、法令紋很重,你有沒有醫美給我推薦下。”面對熟客小葉(化名)的醫美需求,店員掏出手機,給她推了醫美的微信名片。
記者發現,介紹醫美是美甲店為熟客、老會員準備的“隱藏菜單”。如果新客提及醫美相關話題,店里的人要么回避話題,要么不回應。一名首次來店消費的顧客李女士,詢問店員“想打肉毒除皺,有沒有認識的醫生推薦”,對方稱“你去三甲醫院吧,外面的不靠譜”。來溫旅游、順路做美甲的王女士提到想嘗試新推出的美白針時,美甲師還提醒道“這類項目還是不做好”……
在店內學習一段時間后,店員們對“小學徒”卸下了防備。記者開始觸摸到其中的利害關系。據介紹,游醫、醫美工作室等經常上門尋求合作。“尤其是個人上門打的那種,我們推薦的顧客,對方會根據她的實際消費,和我們四六或者五五分成。”一名老店員透露。中介就能拿五成,其中暴利可見一斑。記者繼續追問。
“醫美水很深,即便你最初只想花兩千元,那些顧問也會忽悠你花個兩萬元,然后從中抽一萬元給我們。”她坦言,能拿到多少提成,就靠那些顧問的“忽悠功力”了。對于一些追求“性價比”的客戶,她們會優先推薦上門服務的“游醫”:“價格起碼便宜一半!”記者問及,游醫上門打針、風險是否更大時,她說:“不打玻尿酸就沒事,玻尿酸可能會進入血管,導致血管栓塞,這種情況在醫院好處理一點。”
記者發現,美甲店店員們對“黑醫美”的風險和危害了解不深。她們對合作的“游醫”是否有行醫資格也完全不了解,甚至她們自己也會找“游醫”打針。一名店員告訴記者:“我也打過,店里合作的這些人,有的干好多年了。”
記者暗訪美甲店。
暗訪——
記者陪同求美者體驗“非法醫美”
“游醫”自稱:入行多年,沒有醫師資格證
就在記者臥底過程中,一名顧客小青(化名)通過美甲店介紹,聯系上一名醫美。記者順勢和小青搭上線,表示可以一起去做,看看能不能團購打折。據美甲店介紹,這名游醫微信名為“雙雙”,定居在福建寧德,每個月都會來溫州給一些人“打”。
“雙雙”向小青介紹,除皺紋可以打肉毒素,并推銷起一款來自韓國的肉毒素,醫美界俗稱“綠毒”,1200元一瓶。
她透露,自己在寧德開了一家美妝店,從事醫美好多年了,顧客遍布浙閩多地,每個月定期到各地上門為顧客注射。
在“雙雙”游說下,小青下單綠毒和膠原蛋白,做祛法令紋和除皺兩個項目。4月9日,“雙雙”給小青發來消息:“周四周五我去外地,打完后周末到溫州。”
記者翻看“雙雙”微信朋友圈,發現都是各式各樣的醫美藥品照片,瓶身多為外文標簽,她還配上中文說明,如全臉去皺、緊致雙下巴、鼻基底填充、去頸紋、瘦臉等。記者決定和“小青”一起去深度體驗一下黑醫美的現場操作。
“雙雙”進入酒店,手上提著行李箱和袋子。
4月12日,按照“雙雙”的要求,記者在市區一家酒店開了鐘點房等候。下午2時57分,門鈴響了,來者正是“雙雙”。她戴著口罩、一手拎袋子、一手提行李箱,風塵仆仆的樣子,一進房間便直奔主題:“你看看想打哪里呀?”
記者稱自己也要做,“之前沒有面診過,你先幫我看看哪些部位需要做,該打什么。”“雙雙”湊近記者掃了一眼,說:“你要打什么部位我都行。”
“聽說你做這行很久了?”
“好多年啦,都是熟客介紹。”
“藥都是國外進口的?你自己從國外帶進來的?”
“我的藥都是醫院拿的。”(備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只有依法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才能銷售藥品,醫院不具備售藥資質。)
“你有行醫資格嗎?”
“我以前做美容的,后來轉醫美,證是沒有,但技術絕對穩,你看我的臉就知道效果了。”
“你今天開了4個多小時車趕到溫州,前面還做了一個顧客,會不會太累啊,給我們打針的時候手不會抖吧?”
“不要擔心,我從來沒出過事。”
“雙雙”向小青介紹自己帶的藥品。
交流過程中,“雙雙”打開自己隨身攜帶的行李箱,行李箱里分層擺放著各種藥瓶和袋裝針管。“這兩支是韓國的肉毒,一支是粉毒、一支是綠毒,它們性價比高;這支保妥適是美國的,價格貴點,兩千多呢……”(備注:這些肉毒素外包裝上均沒有中文標識,國外上市的肉毒素進入國內,須取得進口藥品批準)
“你們先去卸妝,隨便洗一下就行。我來調藥,先做皮試。”見記者還想問,“雙雙”趕緊催促。
她抽出一張醫用墊單鋪在茶幾上,拿出碘伏瓶、注射器、生理鹽水,一次性手套等。“雙雙”用注射器抽出生理鹽水,注入一瓶“粉毒”,用手搖了搖,又取下針頭隨手放在墊單上,換了一支針頭抽取藥品和生理鹽水調皮試用藥,并解釋往臉上打針的時候才用這枚針頭,因為這枚短一點。
隨后用一塊紗布涂抹碘伏,在小青手臂上擦拭后,就開始做皮試。記者發現,“雙雙”全程沒有戴口罩,用的墊單、手套、紗布等均不是獨立包裝的,并一直在邊操作邊聊天。
“雙雙”正在為小青做皮試。
記者反復提到最近一直在抖音刷到找“黑醫美”做手術出事的視頻,有的甚至眼睛失明。“雙雙”不以為然地說:“全國那么多人做醫美,有個別人出事也不奇怪。”
收網——
部門接到舉報現場聯合執法
經查:無證還擅自注射肉毒素,立案一查到底
就在“雙雙”給記者注射了皮試后,接到舉報的市疾控中心(市衛生監督所)、市市場監管行政執法隊及轄區部門執法人員抵達現場進行查處,對房間內的藥品、注射器等進行了暫扣。
執法人員打開“雙雙”的行李箱,里面裝有“嗨體”、膠原蛋白、麻醉藥、腎上腺注射液等。
執法人員對“雙雙”攜帶的藥品、注射器進行暫扣。
“你知道這是違法的嗎?”在執法人員的詢問下,剛剛還口若懸河的“雙雙”頓時手足無措,低著頭說:“我只是給朋友打……”
執法人員還在“雙雙”的車內發現一袋醫療廢物,其中便有一瓶已經用完的“綠毒”。據“雙雙”稱,這是她給上一家顧客打完后還沒扔的。車內還有止血鉗、醫用剪刀、治療盤等醫療器械,以及大量手套、注射器、浸著碘伏的紗布等。“雙雙”說,這些是她用來給別人做雙眼皮的。
從“雙雙”車內搜出的醫療器械。
固定證據后,執法部門將“雙雙”帶走進行調查。初步結果顯示,“雙雙”是在未取得醫師執業資格的情況下,非法為他人實施醫療美容項目,并擅自為他人提供肉毒毒素注射為個人牟利,已構成違法行為。
執法人員現場查扣的部分藥品與注射器。
市疾控中心(市衛生監督所)相關負責人說,違法者無合法資質,長期四處流動“打一針就跑”,操作場所不符合要求,在實施過程中極易引發感染甚至操作不當造成不可逆損傷,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據悉,目前該案已進行立案調查,記者將繼續關注。
來源:溫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