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傳來的好消息還是蠻多的,美國宣布延長對部分商品的關稅豁免期,這意味著后續還有更多的談判空間。
事實上,高關稅、低通脹與美股美債不跌,本身就構成了一個"不可能三角"。
早在老特第一次上臺前年,查理·芒格接受采訪時就坦言,特朗普是他最不愿看到的總統人選。
當主持人追問原因時,他評價道:"這個人極度自負且熱衷作秀。
同樣,在談及貿易政策時,曾擔任美聯儲主席、后又出任上屆政府財長的耶倫也公開批評現行政策存在嚴重缺陷,稱其無異于經濟自殘。
既然多方都在反對,為何特朗普仍要一意孤行?
難道大部分美國人都相信真能讓美國再次偉大?
距離其任期結束還有三年九個月,屆時所有政策都可能面臨中斷。
更何況他在商業領域也有多次破產經歷,這樣的背景更讓人質疑其決策能力。
近日,段永平在社交媒體發表觀點認為:未來三年九個月里,特朗普仍會繼續制造動蕩。
雖然這種"談判策略"在企業管理中難見成效,但在總統權力加持下卻可肆意發揮,本質上仍是個人表演欲的延伸。
不過他同時表示要"感謝特朗普",因為動蕩創造了低價買入優質公司的機會。
上周老段29億元抄底科技股的操作,可能因輿論壓力過大,他隨即宣布暫別社交媒體。
不過從投資邏輯來看:以十年周期衡量,這些科技巨頭的存續時間必然遠超特朗普的政治生命,因此以合理價格長期持有仍是明智選擇。
但另一方面,在"東升西落"和"脫鉤論"盛行的當下,大舉購入美股難免引發輿論爭議,對公眾人物尤為敏感。
段永平的29億抄底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實現:
1. 賣出看跌期權(Sell Put):占比超90%
2. 直接買入股票:少量配置
具體操作明細:
?? 總投入3.945億美元(約29億人民幣),重點布局五大科技龍頭:
? 英偉達:賣出行權價94-98美元的看跌期權,到期日集中在2025年4月和2026年1月,同步現貨買入1萬股。
? 蘋果:賣出180美元行權價的看跌期權,到期日集中在2025年4月和2026年1月。
? 谷歌:賣出145-149美元行權價的看跌期權,到期日集中在2025年4月。
? 臺積電:賣出144美元行權價的看跌期權,到期日集中在2025年4月
? 騰訊ADR:賣出440港元行權價的看跌期權,到期日從今年4月到9月不等
?? 策略解析:
1. 賣出看跌期權本質是"下跌保險商":
- 收取權利金降低持倉成本
- 預設心理買入價(行權價)
- 若到期股價高于行權價:權利金轉化為純收益
- 若股價跌破行權價:折價接貨目標股票
所謂29億抄底實際上只是可能的義務,不是實際發生,由于絕大多數期權行權價顯著低于現價。
比如他大部分的期權到期日是4月11號,而4月11號美股大部分科技股都是漲的,并沒有跌倒期權合約的行權價。
段永平實際僅收取了幾百萬美元權利金,并未發生真實股權交割。
這種"風險有限、收益前置"的操作,在市場接近底部的時候,是一種很好的抄底策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