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此時,美利堅國內外兵員總計1200萬。五年前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美國大兵加起來還不足150萬。
1953年朝鮮半島戰爭(西方人叫韓戰)結束,板門店簽字時。此時,被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打殘的南朝鮮兵員也達到75萬之多。
1946年初,蘇聯贏得二戰的勝利,開始從德國和東歐撤軍。此時,蘇聯軍隊盡管在四年衛國戰爭和消滅法西斯的艱苦卓絕戰爭中,損失兵力多達1000余萬,但他們仍然擁有兵員1250多萬。
這些數據都是這些國家軍隊兵員的巔峰期。過了這個巔峰期后,美國近千萬大兵回家種田養牛放馬,韓國老弱病殘士兵回家開墾荒地種水稻,蘇聯軍隊也是陸陸續續回到家鄉生兒育女。
戰爭年代,戰爭機器開足馬力,人口動員到了極限,一切為了戰爭需要。上至60多歲老夫,下到15歲少年,都要應征入伍上戰場。
和平年代,國家不能養這么多兵。一是養不起,二是浪費青壯年人力資源。就連世界軍人比例最高的以色列,也不能養太多的軍人。
組織龐大健全的預備役部隊,是國家加強國防力量,加強戰備,準備打仗的最佳途徑。曾幾何時,建國后中國軍隊兵員也達到650萬人之巨。經過幾十年部隊裁軍和精簡,如今常年保持在200萬左右。
1955年兵役法規定,陸軍戰士服役期三年;到了1966年,規定陸軍戰士服役期兩年;1988年規定陸軍士兵服役期三年,1998年至今,規定陸軍士兵服役期兩年。
兩年時間雖短,但培養一個陸軍普通士兵基本夠了。兩年中士兵能夠掌握陸戰的基本要領和各種班用武器的使用、保養和維護。兩年后他們退役,開始服預備役,可以服到40歲(技術兵種服預備役到45歲)。日積月累,我國的預備役隊伍能夠一直保持相當大的規模,能夠一直有一支隨時能夠打仗的、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后備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