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喘不過氣了!快幫幫我!”4月11日凌晨,一場罕見的強雷暴天氣席卷重慶。受天氣影響,兩江新區中醫院急診科里,前來就診的哮喘患者明顯增多。
緊急:10分鐘內涌入20多名哮喘患者
4月11日凌晨1時許,兩江新區中醫院急診科分診臺警報頻響。值班護士李欣回憶:“10分鐘內,科室涌入20多名喘息患者,候診區瞬間爆滿。咳嗽聲、氣喘聲此起彼伏……”
▲4月11日凌晨,兩江新區中醫院急診科突然涌入眾多哮喘患者
65歲的王阿姨就是其中一位。她被女兒攙扶醫院急診科搶救室時,已面色青紫。急診科主治醫師丁霞立即評估病情進行最優處理,2小時后患者轉危為安。
守護:全院聯動打響“呼吸保衛戰”
醫院立即啟動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預案,一場“呼吸保衛戰”悄然打響:立即通知休假人員暫停休假,到崗支援;肺病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緊急調配床位,讓危重癥患者住院減少等待時間;信息科實時監控急診數據預警擁堵;藥劑科調撥儲備藥品,優先保障急危重癥患者救治……
▲4月11日凌晨,兩江新區中醫院急診科,患者得到及時妥善的救治
為緩解就診壓力,急診科采取分級診療措施。按紅、黃、綠三區動態分流,危重患者直接進入搶救室,輕癥患者由專人引導至快速處置通道。臨時增設霧化治療區,呼吸機等設備24小時連軸運轉。“部分醫生連續工作超20小時,護士日均步數突破3萬步……”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全院上下共同努力,終于讓所有急診患者得到及時妥善的救治。
延伸:為何會出現“雷暴哮喘”?
數據顯示,4月11日凌晨1-3時,全市急診量驟增,患者中約80%有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病史,15%為首次出現嚴重呼吸困難。
據相關部門分析,此次事件與雷暴天氣中花粉微粒的異常擴散密切相關。強對流天氣導致空氣中花粉顆粒遇水爆裂,釋放出大量直徑不足2.5微米的致敏原,極易被人體吸入并引發呼吸道痙攣。
支招:防勝于治的四道防線
針對雷暴哮喘風險,兩江新區中醫院急診科主任黃毅提出四點建議:
1.預警時段閉戶:雷暴天氣前后6小時關閉門窗,使用空氣凈化器;
2.高危人群備藥:哮喘患者隨身攜帶速效支氣管擴張劑,過敏性體質者可提前服用抗組胺藥物;
3.外出防護升級:必須外出時佩戴N95口罩,返家后立即淋浴更換衣物;
4.癥狀識別預警:出現持續咳嗽、胸悶或呼氣時有哮鳴音,應立即就醫。
科室簡介
重慶兩江新區中醫院急診科是兩江新區急危重癥救治中心之一,重慶市“120”急救聯網成員單位,承擔兩江新區急診急救任務,接受重慶市120緊急救援指揮中心統一調度,是集院前急救、院內搶救和重癥監護治療三位一體的大型急救醫療技術中心。
科室擁有邁瑞呼吸機,心肺復蘇機、除顫儀、全自動洗胃機、微量輸液與注射泵、中心供氧等搶救設備,配有吸氧裝置、監護除顫儀、心電圖機、負壓吸引器等完善的急救設備的監護型120急救車,對各種急性疾病,如猝死、各種中毒、電擊傷、中暑、動物致傷、心腦血管意外、各種慢性病急性發作以及嚴重多發傷、復合傷等各種創傷均具有高水平的理論積累和豐富的實戰搶救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