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是脾胃健康的“晴雨表”,中醫看診時總要先瞧一眼舌苔。健康的舌頭淡紅潤澤,苔薄白均勻。
要是舌苔厚膩、發黃或出現齒痕,多半是脾胃在“求救”。
脾胃主運化,舌苔由胃氣蒸騰而生,脾胃功能失常,舌苔便最先“現形”。
今天,邀請到宏韻中醫施旭光主任,來針對不同舌象,推薦3種茶飲,堅持喝一個月,舌苔干凈了,脾胃自然輕松。需要的人點贊 轉發 推薦。
大家可以來對照一下,自己是哪種舌苔類型:
- 舌苔厚膩發黃:往往伴隨口苦口臭,是脾胃濕熱的表現。這類人常感覺胃脹、食欲差,吃點油膩就難受。
- 舌邊齒痕明顯,舌體胖大:是脾虛濕重的典型特征,這類人容易疲勞、大便黏膩。
- 舌苔白滑:多半是脾胃虛寒,總想吃熱食,手腳冰涼。
調理脾胃,茶飲是簡單有效的方法。3種茶方對癥使用,能幫助化解濕濁,恢復脾胃運化之力。大家可以點贊收藏自取。
一、陳皮山楂茶
組成:陳皮10克、山楂6克、茯苓10克,沸水沖泡代茶飲。
陳皮山楂茶能破滯氣、化痰濕,脾胃運化恢復,舌苔自然清爽。
常喝此茶,舌苔厚膩會逐漸變薄,胃脹明顯減輕。
二、生姜紅棗茶
組成:生姜3片、紅棗5枚、炒白術10克,加水煮15分鐘。
姜棗茶能溫補脾陽,蒸化水濕,讓脾胃溫暖起來。
用此茶調理一個月,舌苔慢慢由白滑轉為薄白,腹瀉次數減少。
三、麥冬烏梅茶
組成:麥冬10克、烏梅3顆、炙甘草5克,燜泡20分鐘飲用
麥冬烏梅茶能滋養胃陰,專治胃陰不足人群,使舌苔復生。
喝此茶兩周,口干緩解,舌苔由黃轉白,口氣也會變得清新。
這是施旭光主任門診的一位患者,發現她舌苔黃厚黏膩,口干口苦,胃脘脹悶,辨證屬脾胃濕熱。
于是建議她用陳皮山楂茶搭配二陳湯調理。茶飲清胃火,湯劑化痰濕,雙管齊下。兩周后復診,舌苔干凈大半,脹悶感消失。
脾胃調理講究辨證施治,茶飲雖好,但嚴重者仍需結合方劑。比如脾虛氣弱的人,可配四君子湯補氣健脾;濕濁重的,搭配平胃散燥濕運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