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建醫科大學“翼護青鳥”志愿項目聚焦福州市閩侯縣南通文山小學,閩侯縣南通馬騰小學,閩侯縣南通國盛小學等鄉村小學,計劃通過一學期的系統課程教學,提升城市村小流動、留守兒童的生命健康知識普及率,為健康中國建設添力賦能。
志愿者為孩子們講授生命健康知識
項目精心打造了豐富多元的課程體系,涵蓋兩性知識認知、小小醫生職業體驗、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課程。在教學方式上,開發科普闖關小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急救普及課堂搬到室外,增強學生實操能力;運用專利技術,提升教學效果。這些創新舉措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獲得了學校和學生的廣泛好評。
志愿者與孩子們開展戶外活動
據企媒創氪了解,“翼護青鳥”志愿項目依托國家科普教育基地——福建醫科大學生命科學博物館的優勢,扎實開展系列科普志愿服務活動,傾心呵護兒童健康成長。項目圍繞生命健康科普目標,構建起一套全面且完善的志愿服務體系。
團隊建設層面,生命科學館講解隊自 2013年組建后,不斷探索與實踐,搭建起一套成熟的志愿服務人員培養機制。由臨床教師、專任教師、思政教師組成的專業指導團隊,從專業知識、服務技能、思政素養等多領域,為志愿者提供全面系統的指導培訓,為項目的有序推進筑牢人才根基。
課程建設層面,項目以《生命科學概論》課程體系為依托,整合多方資源,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從課程內容設計、教學方法創新等多個維度,精心打磨課程,確保每一堂科普課程兼具科學性與趣味性。
項目與社會各界共建協議照片
實踐成果層面,憑借著扎實的課程與專業的團隊,項目在實踐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團隊依托項目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探討科普志愿服務的價值與實施路徑;建成知識圖譜,讓科普知識體系更加清晰直觀;開發線上科普游戲,拓寬科普傳播渠道;成功申請一項專利,為科普教學注入科技力量。此外,項目積極與社會各界合作,與 10余家小學、幼兒園、志愿機構簽約共建合作基地,進一步擴大了項目影響力。
部分團隊成員合照
“翼護青鳥”志愿項目負責人表示,師生志愿者將繼續堅守初心,不斷優化課程內容,創新教學形式,進一步擴大服務范圍,讓生命健康知識惠及更多兒童群體。同時,也期望社會各界力量能夠積極參與,共同關注城市流動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為推動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趙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