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甸
3月26日,南方電網廣東珠海供電局運維人員對山火隱患點開展全面排查。 周卓英/攝
“系統監測顯示民安街道三明村附近有火情隱患,請民安供電所馬上開展現場核查。”近日,南方電網廣東湛江東海供電局民安供電所副所長葉漢陽收到山火預警通知,立即前往現場處置。吹哨預警的是南方電網廣東電網生產指揮中心山火在線監測系統,系統依托衛星和地面傳感器網絡,在監測到山火后,將自動觸發包含線路名稱、桿塔號、運維單位、火情坐標、植被類型等關鍵信息的山火預警,直達一線,為隱患排查、問題處置爭取到更多時間。
進入4月,春耕農忙與清明祭掃疊加的野外用火行為給電網線路運行帶來風險,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多措并舉加強山火防控,構建省地縣三級協同高效的生產指揮體系,發揮態勢感知、信息匯聚、綜合決策等作用,組織所屬各單位通過機巡人巡、聯防聯控等方式全面開展線路設備隱患排查治理,確保清明期間群眾可靠用電。
■■ 科技賦能 山火風險精準識別
目前,AI技術在廣東電網公司已得到廣泛應用,在線路山火防控上也大顯身手。視頻監控、無人機在AI技術加持下,能夠自動識別預警肉眼難以判斷的絕緣子裂紋、避雷器發熱等隱患點,成為一線運維人員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作為廣東電網公司打造的數字電網標桿,南方電網廣東中山供電局在全市部署了128套無人機機巢,在輸配電線路沿線布設36個智能監測點,對重點區段安裝山火監測裝置1200余套,形成了衛星遙感、無人機、視頻監控構成的天空地“三張網”。“預警信息發布后,無人機自動起飛,15分鐘內抵近處置,效率比人工提升了6倍。”中山供電局生產指揮中心技術人員董志聰說道。
■■ 政企聯動 筑牢線路防火屏障
“古樓村光伏電站旁邊有火情隱患,快去現場。”近日,南方電網廣東肇慶德慶供電局莫村供電所副所長陳詒暉接到莫村鎮政府的電話,帶著技術人員迅速趕赴現場,“我們利用無人機追蹤火情蔓延趨勢,檢測線路設備狀態,現場畫面會實時傳輸回鎮政府應急指揮部,為滅火提供信息支撐。”德慶供電局與當地政府、相關單位建立起山火聯防機制,協同滅火,也保障了周邊居民用電。
廣東電網公司各單位主動與應急、林業、消防及鎮政府、村委等聯動,整合資源、共享信息、形成合力,助力地方開展應急救援,積極開展防火宣傳教育,共同營造供電線路山火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圍。
在南方電網廣東汕尾供電局生產指揮中心監控大廳內,巨大的屏幕上不斷滾動展示著全市輸電線路情況,汕尾供電局與汕尾市應急管理局緊密合作,共享198套輸電線路鐵塔視頻監控,將每一處山火隱患都消滅在萌芽狀態。
■■ 生態防火 多重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廣東電網公司大力推廣在電力線路下種植低矮植物,實現林電共生,不僅消除了線路安全隱患,增添了線樹和諧的生態景觀,還能為村民增收。在廣東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演山村,南方電網廣東韶關供電局無人機飛手正對輸電線路進行特巡,線路邊是一大片綠油油的粗葉榕。
“我們聯合政府部門,持續開展電力設施保護宣傳,鼓勵村民將電力保護區內高稈植物改種成粗葉榕、油茶樹等低矮作物,推動防火工作良性開展。”韶關供電局生技部總經理黎曉鋒說,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韶關市已累計種植低矮作物7500畝,形成了一片又一片的林區防火帶,推動了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也有效降低了火災隱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