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洪男先生將烹飪技藝融會貫通于國畫了,所以他的作品有了別樣的酸甜苦辣。”“以他今天的繪畫水準,已分不清哪是主業。”“洪男的畫如同他的菜肴一樣,氣韻生動并具新意。”……
一手掌勺,一手握筆。廚子出身,學藝十五載,如今,金洪男已成為蘇州餐飲界和繪畫界的“雙料”藝術家,得到了諸多業內人士的認可,被譽為“廚師中最會畫畫的”和“書畫圈中廚藝最好的”。在這個春意爛漫的四月,記者有幸探訪位于太湖之畔的新梅華藝術收藏館,與金洪男先生聊一聊做菜和畫畫。
《現代蘇州》: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一篇文章或者一幅畫,對一個地方心生向往。在蘇州,畫城市和風景的人不少,畫美食的不多,您怎么想到以美食為元素去創作畫作的?
金洪男:說來也是偶然,我看了一篇寫張大千大師制作美食的文章,突然靈機閃動,發現畫畫和烹飪是相通的,做菜講究五味調和,畫畫需要筆墨調色,色香味齊全是廚師對美食的理解,選擇什么樣的色調作畫是畫家對色彩的理解。我托人拜入著名畫家吳冠南先生門下,在“七葷八素”之余,搞點“五顏六色”。有幸,愜意。有趣的是,蘇州話的美食和美術還是一個發音。我的老師吳冠南曾說過,美術、美味,都以美字當頭。食有色香味,畫也有色香味,還就是這么回事。
《現代蘇州》:蘇州人對吃講究時令,不時不食,這種精細化的生活態度是不是和孕育一方人物的水土有關,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下,創作靈感會不會更豐沛?可以聊聊您畫中的江南味覺嗎?
金洪男:蘇州是典型的魚米之鄉,是盛產魚和稻米的富饒地方。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確,很大程度上創作的靈感汲取于豐富的物產。太湖里的魚和水生物都可以是畫畫的元素。
我的出身是一枚廚子,每天和各種食物打交道,蘇州一年四季不斷菜,像時令的芋艿、青菜,或者就像你旁邊的南瓜,雖然顏色沒有那么均勻,飽和度也沒有那么高,但這就是一種自然的表達。蘇幫菜講究一個雅字,比如淡綠色的蠶豆和清蒸的白魚,顏色看起來就很舒服。在繪畫中的色彩表達更多的傳遞了我對食物的理解。
無論是烹飪還是作畫,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各種信息,我堅持設計和研發,深耕一線,研究烹飪史,翻閱《蘇州飲食志》等專業書籍,經過時間的沉淀和積累,創作會變得越來越自然,越來越貼合生活本質。
《現代蘇州》:學畫之后,再回過頭來看做菜,您有什么特別的感受?
金洪男:畫畫講究構圖,通過留白處,制造矛盾。傳統的菜品講究對稱和象形,而現在的裝盤,審美力在提高,更追求自然表達。
《現代蘇州》:食物永遠是人類生活中離不開的話題,也是藝術永恒的主題之一。將食物賦予深沉含義的文化傳統,彰顯了奇幻的精神世界,也豐富了藝術作品。自從宋徽宗的《文會圖》繼承了王羲之流觴曲水、李公麟《西園雅集》以來,歷代都有書畫呈現文人雅集歡會,畫面中的吃食承擔了部分“講故事”的功能,古代歐洲很多畫作傳遞了宗教信息,您想通過畫中的食物傳達什么信息呢?
金洪男:畫,是我生活點點滴滴,也算是內心的獨白與寫照。我一開始畫山水,后來又畫蘇州菜,現在畫花鳥世界,但更多的是畫自己。我最初學畫偏向寫實,畫荸薺、畫瓜子,統統以水墨粗細線條呈現。畫了很多年以后,便從寫實向寫意過渡。畫畫的最高境界是自由,和做菜一樣,技術都可以學,但是個人風格的形成太重要了。
匠心精神不代表斤斤計較,做一道菜,油多油少、用烤箱還是砂鍋不重要;紅燒肉不一定非得是豬肉,牛肉也能做出美味;想要土豆軟糯,可以有很多種烹飪方式……做菜和畫畫,每個人都有獨門的材料,于我而言,我更喜歡使用五彩色,茄子、蘋果、白蘿卜、櫻桃、漸變色的南瓜等食物的強烈對比色,通常能給人帶來愉悅感。當然,無論是菜品還是繪畫作品,有故事才更有內涵,我不喜歡火龍果,我覺得它的顏色跟蘇州不搭,像青蘋果和本地櫻桃色調清雅,就很符合蘇州氣質。
《現代蘇州》:在您眼中,蘇幫菜在江南飲食美學中充當著怎樣的角色?占據著怎樣的地位?
金洪男:川菜相對而言更加普眾,大部分老百姓都能接受;粵菜通常是直接的表達,山珍海味,一眼可見的高級;蘇幫菜是精神層面的,小小的雅集,在園林里對酒當歌,不經意間傳遞著蘇州文化。地域經濟的富庶,使得當地人對吃這件事頗為講究。
《現代蘇州》:介紹一下您的餐桌日常吧。
金洪男:我現在吃得很簡單,做個青椒炒肉絲、韭菜炒蛋,或者燉個蛋。這些基本的家常菜看上去很簡單,其實很難,相當于畫畫中的大寫意。人生也一樣,從基礎到復雜再到自然,無需過多雕琢,自然呈現的菜便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味道。
金洪男,又名紅南
字夏山,號江南雅廚
蘇州市相城區政協常委
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
蘇州市美協會員
民進蘇州市委文化藝術委員會委員
蘇州民進書畫院畫師
相城區美協中國畫花鳥藝委會主任
中國花鳥畫大師陽羨老藤花館吳冠南先生入室弟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