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陽曲縣的城鄉大地上,曾經因電池老化而“帶病”運行的新能源公交車,如今正以嶄新的姿態重新上路,成為百姓出行路上的一道暖心風景。近日,陽曲縣完成全省首個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批次更換項目,45臺老舊公交“心臟”煥新,讓民生出行迎來新氣象。
舊疾纏身:老舊公交成出行“攔路虎”
陽曲縣作為全省率先、全市首家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全覆蓋的縣份,新能源公交車一直是群眾出行的“主力軍”。然而,隨著2016年投入運行的45臺老舊車輛“服役”8年,電池問題逐漸凸顯,給百姓出行帶來諸多困擾。
“以前坐公交,老擔心車沒電回不來,特別是去偏遠鄉鎮,心里直打鼓。”家住凌井店鄉的王大爺無奈地說。據陽曲縣順通公交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這些老舊車輛續航里程大幅下降,降幅達50%,部分線路公交車的充電時間和換車頻率大幅增加。原本順暢的公交運行節奏被打亂,群眾乘車等待時間變長,乘車體驗變差,駕駛員的工作量也成倍增加。
“冬天的時候問題更嚴重,車輛續航能力急劇下降,我們只能頻繁充電或者換車,導致班次減少,很多乘客有意見。”公交司機李師傅滿心疲憊地表示。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百姓的日常出行,也制約了城鄉公交一體化的發展。
政企合力:按下電池更換“加速鍵”
面對這一民生難題,陽曲縣交通運輸局迅速行動,積極協調公交公司,決定為這45臺老舊新能源公交車更換“心臟”——動力電池。
為了讓更換工作順利推進,陽曲縣創新舉措,采用“政府補貼+企業自籌”的雙軌并行機制。2024年,國家利用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為更換動力電池的公交車每輛補貼4.2萬元。陽曲縣交通運輸局抓住這一政策機遇,積極與企業溝通協作,政企共同投入近500萬元技改資金,于2024年11月正式啟動電池更換項目。
在更換電池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嚴謹細致、認真負責。他們先將舊電池小心翼翼地拆下來,再仔細檢查車輛線路和結構,確保新電池能夠完美適配。接著,把新電池穩穩當當地裝上去,每一個螺絲都擰得嚴絲合縫。最后,對車輛進行全面調試和檢測,從電池性能到車輛動力系統,從剎車系統到燈光設備,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確保車輛安全、穩定運行。
新程開啟:公交出行駛入“快車道”
經過40多天的努力,45臺公交車的電池更換工作圓滿完成。如今,這些換了新電池的公交車又重新奔跑在陽曲縣的城鄉道路上,成為百姓出行的“貼心伙伴”。
“現在坐公交可方便了,車跑得又快又穩,準點率也高了,去縣城辦事再也不用擔心趕不上車了。”王大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新電池投入使用后,車輛續航里程明顯增加,在低溫環境下也能保持穩定的性能。以凌井店鄉線路為例,日均減少充電次數2次,單趟次運營時間縮短15分鐘,冬季續航能力提升40%,徹底解決了“半路沒電”的難題。
“公交準點率提高了,乘客滿意度也大幅提升,我們的工作也更有干勁了。”李師傅開心地說。據統計,更換電池后,全縣公交準點率從85%提升至98%,乘客滿意度從72%躍升至93%。同時,農村老人、學生等弱勢群體出行成本降低30%,城鄉交流更加頻繁,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經驗示范:繪就民生出行“新畫卷”
陽曲縣此次完成全省首個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批次更換項目,不僅讓當地百姓的出行更便捷、更舒適,也為全省其他地方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陽曲模式”的成功,得益于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加大資金投入;企業勇于擔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這種“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治理機制,為解決民生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望未來,陽曲縣將繼續以民生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公交服務,提升出行品質。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陽曲縣的公交事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百姓的出行也將更加綠色、便捷、舒適。相信在陽曲的示范引領下,全省各地將紛紛行動起來,共同繪就民生出行的“新畫卷”,讓人民群眾在交通出行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素材來源:陽曲微訊)
(責編 黃晶 助編 董文玉 蘭亞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