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等有關法律法規,4月4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布對部分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4月6日表示,稀土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中國政府此次充分借鑒國際做法,對稀土有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體現出堅定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全的決心。
稀土(資料圖)
負責與外國進行投資和經濟合作的俄羅斯總統特別代表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近日表示,俄羅斯和美國已開始就稀土金屬及俄羅斯境內其他項目展開討論,一些美國企業已經對此表示出興趣。報道稱,德米特里耶夫在評論中對俄羅斯《消息報》表示,相關談判已經開始,“稀土是重要的合作領域,當然,我們已經開始就俄羅斯的各種稀土和(其他)項目展開討論?!?/p>
俄羅斯向美國拋出了“橄欖枝”。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總裁德米特里耶夫透露,俄美已啟動稀土合作談判,美國企業對此興趣濃厚。普京總統也公開表示,愿意與美國合作開發頓巴斯地區的稀土資源,甚至提出供應200萬噸鋁的誘人條件。俄羅斯自然資源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1日,俄羅斯15種稀土儲量總計2870萬噸,豐富的儲量對急需稀土的美國來說極具吸引力。
為擺脫困境,特朗普政府展開了一系列“病急亂投醫”式的嘗試。2025年2月,特朗普公開要求烏克蘭以稀土資源換取軍援,試圖將烏東地區的稀土礦納入美國供應鏈。然而,這一提議被外界視為“飲鴆止渴”:烏克蘭的稀土儲量雖豐,但缺乏開采技術和加工能力,且需直面俄羅斯的軍事威脅。更諷刺的是,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即便特朗普成功推動國內稀土開采,礦石仍須運往中國提純,最終“主動權依舊握在中國手中”。
特朗普(資料圖)
俄羅斯手里攥著全球12%的稀土儲量,但開采成本高得嚇人,北極圈礦區的每噸開采成本是中國的3倍,更尷尬的是他們連像樣的精煉廠都沒有,去年稀土加工量連國內需求的五分之一都滿足不了。美國這邊更慘,98%的稀土礦要運到中國提純,五角大樓的F-35生產線因為稀土斷供已經停了43%的零部件生產。這兩個"難兄難弟"抱團取暖,說白了就是俄羅斯想用資源換美元,美國想找個備胎防斷供,各懷鬼胎的算計里還夾帶著地緣政治的小九九。
而在這場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博弈中,各國都在算計著自己的利益得失。俄羅斯用稀土作為籌碼來撬動美國,試圖實現經濟轉型、外交平衡與區域主導。而美國則希望通過這次合作,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戰略回旋空間。目前,美國已經不再通過聯合國或G7,來對俄羅斯進行口誅筆伐,這說明美方對于改善與俄羅斯的關系,有著非常大的期待。對于美國來說,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布局,因中俄合作而受到了挑戰,與俄羅斯的合作無疑是個調整外交策略的機會。
稀土(資料圖)
特朗普的態度讓這場稀土博弈愈發撲朔迷離。作為白宮的領導人,他在競選時一再強調“美國優先”,誓言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但是,他也是個務實的商人,明白稀土供應鏈對美國制造業的重要性。如果俄美能在短期內達成合作協議,特朗普政府或許會借此機會緩解國內的壓力,甚至在貿易戰中獲取新的談判籌碼。這種三角博弈正在逐漸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中國用稀土作為反制措施來應對芯片禁令,美國則試圖通過拉攏俄羅斯來突破封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