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康市洪塘坑水庫上游,在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盡頭,層巒疊嶂之間,有一間不起眼的小賣鋪。它是村中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補給站”,更是村民心中的“連心橋”。小賣鋪的經營者胡天龍,曾是一名扎根基層的村干部,如今也是鄉親們口中“熱心人”。
情系留守,深山小店連萬家
面對產業遷移,年輕人陸續搬離這個偏遠山村,留守老人和孩子購物困難,胡天龍深感責任。2024年初,他毅然在山坳里開起了村里唯一的小賣鋪。從柴米油鹽到文具藥品,貨架上的每一件商品都承載著他的用心。為方便腿腳不便的老人,他還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以前買東西不方便,孩子們不愿常住,現在好了,家門口就有小店!”一位村民感慨道。因為小賣鋪,越來越多人愿意返鄉探親,這里也儼然成為一方“驛站”,串起了鄉愁與溫情。
圖為胡天龍(左)幫老年客戶送貨上門 陳佳 攝
服務上門,便民服務顯溫度
在辦理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過程中,胡天龍深切體會到了“最多跑一次”政策為山區群眾帶來的便利。永康市煙草專賣局工作人員收到辦證申請后,驅車數十公里,幫忙上門辦理手續、指導經營,將“服務窗口”搬到了田間地頭。
這種務實暖心的工作作風與胡天龍的服務理念不謀而合,如今,小賣鋪的招牌在青山綠水中格外醒目,胡天龍也踐行著主動服務、上門服務的初心,他忙碌的身影成為了村里一段生動注腳。
圖為永康市煙草專賣局客戶經理上門為胡天龍(右)開展經營指導 陳佳 攝
善行不息,公益星火照山村
作為村中的黨員,胡天龍參與了“五水”共治工作,他以“腳踩泥土、心系群眾”的作風,經常挨家挨戶走訪,向不識字的老人們耐心解釋政策,化解老人心中疑慮。村里的溪水變干凈了,清澈的山泉水匯入了洪塘坑水庫,水源地得到保護,下游的千萬家庭緩解了用水難題。
此外,企媒創氪了解到,胡天龍的善舉遠不止于此,他還組織村民開展環保宣傳、道路修繕等集體行動,小賣鋪也成了他反哺村莊建設的媒介。每逢節假日,他還會為孤寡老人送上糧油米面;遇上救急助困活動,他也踴躍參與公益捐款。誠如他所言:“公益不是一個人的全力以赴,而是所有人的力所能及。”
圖為在胡天龍帶領下經過治理的清澈小溪 陳佳 攝
不論是村干部還是經營小店,胡天龍始終保持著服務民眾的初衷。他宛如一束跳動的火焰,照亮并溫暖著深山中的每一個角落。他以“一店多能、生態惠民”的實踐,為鄉村振興的理念賦予了生動的詮釋。這份深植于鄉土的情感,無疑是推動鄉村振興最感人至深的底蘊。(曹俊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