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貴陽市民譚師傅反映,說他在河濱公園內的一處集市遭遇消費欺詐,購買的石斛在打粉過程中被商家“偷梁換柱”。
下午6點,記者在河濱派出所門口見到了譚師傅,他告訴記者,當天他與幾個朋友在河濱公園游玩,看到新開辦的集市上有石斛售賣,譚師傅便來了興趣,購買了一些。
譚師傅:本來要6塊多一克,她說給我打個折,然后就是3塊多一克。我抓了三把,她問我是不是要打粉,打粉之后再稱還是稱了再打粉,我說我不大懂這個,然后她就說先打粉。
譚師傅說,石斛交給商家后,很快就被打成了粉末,可讓譚師傅詫異的是,自己明明只用手抓了三把,打出來的石斛粉竟然比想象的多很多。
譚師傅:當時稱了之后是700多克,700多克的話是3塊多一克,然后我付的是2850塊。我抓三把進去是干的,從經驗方面的話,不可能說有750多克,750多克都相當于是1斤4兩左右了,因為它是干的,抓進去的時候,我感覺斤兩有問題。
譚師傅告訴記者,之前他在網上看到過,有商家在售賣石斛等中藥材時會進行掉包。為此,在這次購買時,譚師傅就請朋友用手機在攤位后方進行了記錄。
譚師傅:她是把石斛投入那個機子,投入的機子是空的,機子沒動,然后在下面的機子是動的。相當于她投進去的東西是滾到下面了,然后拿下面已有的東西給我打。其實打出來粉,我現在也不知道是不是石斛。
從譚師傅朋友拍攝的視頻可以看到,這家攤位有一大一小兩個粉碎機,在譚師傅挑選好石斛之后,身穿紅色衣服的大姐并沒有第一時間進行打粉,而是彎腰從一旁的盒子里,拿出了一袋東西,倒進了小的粉碎機里,并蓋好了蓋子。之后,這名大姐才將譚師傅挑選好的石斛倒入了大的粉碎機,打開了開關。
經過一會兒的粉碎,大姐關掉了設備。可令人不解的是,石斛明明投入的大設備,大姐卻是從小設備里面拿出的石斛粉。
譚師傅:投入下去那個東西是空的,它下面還有個機子,她相當于是拿下面的機子在打的,我買的投進去沒有打,應該是下面有個壺。
更令譚師傅氣憤的是,整個交易過程存在“托兒”配合。在選購的過程中,旁邊會有人假裝也要買,并且不斷夸贊產品。
譚師傅:我感覺他們那邊還有托,因為我去買的時候,他旁邊還有人,她旁邊還有人,他說也要買點,然后降低我的防范心理。
意識到被騙后,譚師傅立即找到商家理論,要求對方給出解釋。但商家堅稱沒有問題,粉末就是譚師傅購買的石斛打成的。在現場,雙方還發生了爭執。
眼看商家情緒非常激動,譚師傅向公安機關報了警。很快,民警來到了現場,對商家的設備進行了查看。
在河濱派出所,記者也見到了商家鄧大姐,她告訴記者,之所以有一大一小兩個粉碎機,是為了消除顧客的誤會。
商家 鄧大姐:因為我那個臺面有點高,你在下面蹲著,別人是看不見的。那個機子跟臺面可能差不多高,因為我一倒下去,顧客都知道我是倒他的貨,在給他打。如果說我直接把貨拿下來在下面打,貨就不知道是不是原來的貨,顧客都這樣認為。以前我們就是這樣子打的,你蹲著打顧客就認為你給他掉了包,他不相信的,才做的這個東西,其實這個東西一點用都沒有。
對于譚師傅提出的掉包行為,鄧大姐則表示不存在這樣的操作,打粉全程未作假。
商家 鄧大姐:如果是另外打的,我的這個里面肯定是要有貨的,當時是沒有貨,就只有這個石斛,打的是這種石斛。
對于鄧大姐的說法,譚師傅是既氣憤又無奈。最后,譚師傅將情況反映給了轄區市場監管局。
譚師傅:我希望市場監督管理局把他們的行為再調查一下,然后我也希望廣大消費者能夠引以為戒。
目前,轄區市場監管局正在進一步調查此事。
來源:百姓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