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國民黨能打能拼的人,那可真有不少,比如咱們熟悉的杜聿明、劉玉章、胡璉、張靈甫等,個個都是手段高超、心氣十足的角色。不過,要說其中還能把他們穩壓一頭的,那就是關麟征了。他不僅戰功赫赫,更是把這些人兒都給治得服服帖帖的。
說起關麟征的厲害,臺兒莊戰役后,日本指揮官板垣征四郎有句話可算是給了他個極高的評價,竟然說關麟征的一個軍,頂得上中國十個軍的戰斗力!這樣高的贊揚,真心能讓人服氣,也就不難理解關麟征作為“鐵血名將”的稱號不是白來的。
冒名頂替成就威名悍將
關麟征是1905年在陜西出生的,家里條件一般,屬于普通農民家庭。因為兄弟姐妹太多,家里負擔重,他不得不早早輟學去幫忙貼補家用。不過,就算這樣,能撈到的錢也真是微不足道。
1927年,19歲的關麟征迎來了人生的一個大轉折。那時候,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立了國民黨,還開設了后來赫赫有名的黃埔軍校,熱情邀請年輕有為的小伙子們一起加入,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出一份力。
黃埔軍校的選拔相當嚴格,關麟征那會兒其實不符合入學條件。不過,剛好有個叫吳麟征的學員順利考上了,但他因為各種原因不想去。于是,關麟征一拍腦門,直接拿著吳的報名卡冒名頂替,和杜聿明等一塊兒奔赴廣州,成功成為黃埔軍校的首期學員。
1925年,關麟征參加了黃埔學生會的首次東征作戰,這也是他第一次把書本上學到的東西真真切切地用到實戰中。可到了戰場一看,這才明白,原來實際打仗和在紙上推演完全是兩回事。不過,憑著那股熱血,他依然勇敢地站在了戰斗的最前線。
那個時候,關麟征和他嘴里的陳炯明部隊在干架。陳炯明那伙人可是以死守為名的老手,跟他們打起來可不簡單。可關麟征沒怕,帶著十幾個共產黨員和共青團的兄弟,成立了個敢死隊。他們帶著竹梯,率先爬上了城墻,算是拿下了這場戰斗的頭功,真是厲害呀!
可這事兒也讓關麟征吃了不小的虧。他在爬城墻的時候,左腿被子彈給打中,醫生最后竟然跟他說要截肢,這可把關麟征給氣壞了。他心里想,沒了這條腿,沖鋒打仗可咋整啊?真是讓人煩心!
不過,真是幸虧當時軍校的廖仲愷來看望傷員。關麟征把自己的情況一說,廖仲愷立馬就把他送到了后方醫院救治,這下子關麟征的左腿才保住了。傷好以后,關麟征就擔任了黃埔軍校的總隊副官,成了學校里名副其實的“大師兄”。
治軍嚴明,作風耿直
關麟征跟其他國民黨軍官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他為人正派,性格特別耿直。這種做派讓他在軍隊和國民黨里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不過,有時候也惹了一些人的反感。
比如說,關麟征跟蔣介石手下的心腹陳誠就有點不對勁。當時他當上國民革命軍第11師61團的團長,陳誠突然空降過來擔任參謀長,關麟征心里挺不樂意的。他覺得陳誠的本事跟他老師曹萬順比起來簡直差得遠。這樣直接、耿直的性格在國民黨內部,簡直是一股清流,雖然有時候也免不了惹點爭議。
說實話,關麟征在帶兵上真是個行家。他手底下的兵,全都能打,沒得說。每天都得跑個5公里,這可是雷打不動的常規,步槍射擊更是要求都得人均十環,真是沒玩兒的。在刺殺訓練上,居然還得連續刺稻草人300下,真是狠啊!這可不是隨便帶帶,這得有多強的訓練水平才能做到啊。
除了訓練那是一套嚴格的,關麟征可還特別關心部隊的文化學習。他總是把《孫子兵法》和《易經》帶在身邊,真是閑著沒事就琢磨琢磨那些深奧的道理。他甚至要求手下的兄弟們也得這么做,覺得只有平時多下點功夫,打仗的時候才能少點損失,真是個有遠見的領袖。
所以說,在那個時候,關麟征所在的國民黨52軍,真的是在單兵作戰能力和文化素養上,超出了其他國民黨那些雜牌軍,簡直是與眾不同。就連蔣介石也不得不贊嘆,直言如果國軍都能像52軍那樣,日寇還愁不被打得落花流水嘛。
三戰打出“關鐵拳”的威名
在部隊里有句話:“練就是為了打,不是為了看。”這話說得挺有道理,真正的作戰能力,得上了戰場才能明白。而關麟征就是這句話的活生生例證,三場戰斗下來,就把日軍打得夠嗆,真是讓敵人心里發怵。
第一戰讓關麟征一炮而紅的就是長城保衛戰。1933年,日軍侵擾我國長城,關麟征帶著他手下的25師團迅速占領古北口,跟敵人的飛機大炮展開了激烈的交鋒。他自己還親自帶領149團沖在最前頭,跟日軍展開了慘烈的白刃搏斗。
這一仗足足打了兩個多月,期間消滅了2000多名日軍,成為“九一八”之后中國軍隊首次實現大規模殲敵的輝煌戰績。這場戰斗也讓關麟征一戰成名,聲名大噪。
1938年,臺兒莊大捷正式拉開帷幕。關麟征在關鍵時刻帶領自己的52軍全體骨干,迎戰日軍的精銳第五師團。可惜52軍的軍長湯恩伯偏偏不愿意打,這讓關麟征心里不痛快。于是,在他的堅持要求下,關麟征決定帶領著自己的精銳部隊,單獨出兵,紛紛支援作為先頭部隊的孫連仲,氣勢如虹。
臺兒莊大捷之后,日軍指揮官板垣征四郎對關麟征的52軍贊不絕口,稱其為鐵血軍團,戰力堪比十個普通中國軍隊的結合體。而關麟征因此也贏得了“關鐵拳”的威名,真是名副其實啊。
第三戰就是1939年的長沙會戰,這場戰役中,關麟征可謂是運用地形巧妙。他在湘北設置了個“口袋陣”,讓日軍秀安進退都難,這可真是把他們給困住了。這一戰,他把戰術和戰法運用得那叫一個出神入化,硬是擋住了岡村寧次帶來的10萬日軍,真是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最讓人驚嘆的,非關麟征在中國解放時的態度莫屬。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蔣介石要他去臺灣的請求,選擇帶著家人隱居在香港。在那不足70平方米的小窩里,過著低調的生活,真是讓人佩服他的選擇和堅守啊!
關麟征給自己定了個“四不原則”:不摻和政治討論、不接受媒體的采訪、不拿政府的補貼、也不聯絡老朋友。每天要么練練書法,要么聽聽秦腔,簡直就像個世外高人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