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法則不靈了嗎?”
電影《向陽·花》馮小剛攜手趙麗穎,本想沖擊一下頹廢了好幾天的票房現狀,結果還是沒有硬起來。
可當年的馮小剛那簡直就是“票房”代名詞。
他口出狂言:我什么都能拍,拍一部火一部。
拍《唐山大地震》時,別人以為他拍的災難片,票房并不好。
可結果是十分賣座。
他揚言:沒過唐山大地震的,你就不是中國人。
隨著近期上映的《向陽·花》暴跌,躊躇多年的馮小剛,再度出現在大眾視野。
作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大導演,馮小剛經歷實屬波折。
馮小剛31年的導演生涯,共執導16部電影。
其中爆款了7部,虧本了3部。
虧本的3部,都是近期上映的電影。
導致不少人懷疑馮小剛江郎才盡。
他打算用一部《向陽·花》打破質疑,可惜...
實時票房
上映8天的《向陽·花》,截至4月12日下午5點12分,票房來到了1.27億。
票房遠沒有達到預期,作為《向陽·花》導演,曾經名導的馮小剛,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馮小剛一生多舛,充滿了跌宕起伏。
早年經歷
他于1958年出生在北京。
馮小剛年少時父母離異,他便從小跟著母親,以及姐姐共同生活。
據馮小剛回憶說,他的母親生活極其苦難。
20歲失去所有親人,一人來到北京。
婚后又夭折了只有兩歲的女兒。
35歲離婚,45歲患癌,47歲腦血栓,從此16年癱瘓在床。
馮小剛的少年生活,苦不堪言。
所以他只讀了中學,便投身到軍旅生活。
萬幸馮小剛從小喜歡文學、美術,憑借此等技能,在北京裝甲部隊內從事宣傳工作。
后來馮小剛精進他在美術、文學上的造詣,成功進入北京軍區文化單位。
為后來成為名導,埋下伏筆。
馮小剛很快憑借出色的能力,被部隊提干,擁有美術職稱和部隊軍級。
1984年,馮小剛轉業到北京城建開發總公司,依舊從事宣傳工作。
或許是對安逸生活的不滿意,馮小剛在鄭會立導演的《生死樹》中,擔任美術助理,算是初步進入娛樂圈。
次年,馮小剛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為美工師。
在《大林莽》、《凱旋在子夜》、《便衣警察》等數部作品中,擔任美術設計。
這段時間的經歷,使得馮小剛有了非常優秀的美術功底。
隨后,馮小剛轉行做起了編劇。
他和《羋月傳》的導演鄭曉龍合作,先后寫了《遭遇激情》、《大撒把》。
憑借這兩部作品,馮小剛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等多項提名。
當時的馮小剛,可謂是干一行,一行便能做到極致。
導演生涯
天縱奇才的馮小剛,很快當起了導演。
他和鄭曉龍一起導演的《北京人在紐約》,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等多個獎項。
可謂是拿獎拿到手軟。
不過等到馮小剛獨自做起電影,就差強人意。
1994年,馮小剛的處女座《永失我愛》上映,反應平平。
但對馮小剛來說,這僅僅是個很小的挫折。
1996年,馮小剛與王朔一起導演的《冤家父子》,并親自出演該電影的男主角,以及負責美術設計。
此電影直接獲得瑞士洛加諾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自此,馮小剛開啟了坐火箭一般的導演人生。
迅猛發展
1997年,馮小剛把王朔的《你不是一個俗人》,改編成了《甲方乙方》。
靠400萬的成本,拿下3600萬的票房。
且不說票房翻了九倍,光是97年的3600萬,都可以在北京買上1.2萬平方米的房子。
馮小剛火的一塌糊涂,開啟了“馮氏賀歲喜劇”的時代。
1998年,馮小剛導演的《不見不散》超過4300萬元。
次年,《沒完沒了》達到3300萬票房。
但是,作為導演的馮小剛,算是一手造就了后來害他名聲的華誼兄弟。
當時的華誼兄弟,只是個普通的廣告公司。
華誼兄弟投資的第一部電影,便是這部《沒完沒了》。
通過票房分紅,華誼兄弟成功完成轉型,變成了影視制作巨頭,和馮小剛開啟了長達20年的合作。
2004年,馮小剛拍出了《天下無賊》。
這部電影,比任何一部賀歲片勢頭都要迅猛,上映僅兩周,便打破了8000萬的票房記錄。
口碑更不用多說,直到今天,《天下無賊》還被不少人津津樂道。
傳奇人生
之后的馮小剛,開啟了他人生中最為傳奇的幾年。
先是在2007年,拍出《集結號》。
作為馮小剛的首部戰爭大片,票房破2.35億。
口碑同樣反響熱烈,獎項更是一籮筐的被馮小剛收入囊中。
2009年,《非誠勿擾》上映。
19天后,突破3億大關。
此時馮小剛執導的電影票房總和,已突破10億。
當時的10億,能在上海陸家嘴買下一整棟寫字樓。
但這遠遠不是馮小剛的極限。
在2010年,馮小剛推出的《唐山大地震》。
這部災難片,上映25天,突破6億票房。
一舉突破中國電影市場的9項記錄。
至于獎項,更是數不勝數。
但很快,馮小剛遭到迎頭重擊。
大失敗
或許是想復刻《唐山大地震》的成功,馮小剛拍攝了《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是部好電影,但不是一部合格的商業電影。
其中描寫太過真實,太過悲慘,導致《一九四二》并不賣座。
當時的馮小剛,為了還電影賠本的債務,也是為了證明他的實力,重操舊業。
于2013年,推出了《私人訂制》。
電影從頭到尾全是廣告,據說光是廣告費,都夠整部的制作成本。
自然而然的,《私人訂制》票房大賣。
狂妄發言
事后馮小剛認為,是因為觀眾不買賬,所以好電影才如此之少。
此番言論掀起軒然大波,竟引得官媒親自下場點評。
馮小剛被官媒說教之后,好似換了一種拍攝方式,開始導演給他自己看的電影。
《老炮兒》、《芳華》、《只有蕓知道》。
票房有高有低,但無一例外,口碑兩極分化。
覺得好看的人,或者說跟馮小剛品味一樣的人,覺得這些電影質量極高。
至于其他觀眾,則是一片罵聲。
但此時的馮小剛,已顧不得上這些風評。
對賭協議
他在2015年,和華誼兄弟簽了對賭協議。
具體是華誼兄弟出資10.5億元,收購馮小剛旗下的東陽美拉。
至于對賭內容,是要求馮小剛在2016-2020年,累計凈利潤需達到6.74億。
前兩年馮小剛憑借《我不是潘金蓮》、《芳華》,完成了對賭協議中的目標。
但事情轉折點,是在2018年。
范冰冰因“陰陽合同”慘遭行業封殺,馮小剛導演,范冰冰參演的《手機2》自然無法上映。
馮小剛的對賭協議自然失敗。
對賭協議失敗的馮小剛,便要自掏腰包,補足對賭協議中的差額。
馮小剛為了還債,開始拍攝他之前看不上的網劇《北轍南轅》、《回響》。
兩部網劇的劇本、人設,沒有一點看得過去的。
馮小剛被觀眾罵的狗血淋頭,紛紛質疑他江郎才盡。
強勢歸來
于是今年,馮小剛攜手新作《向陽·花》,重新登上電影院熒幕。
電影無論是劇情,還是人設,都是上乘之作。
但是和《一九四二》一樣,并不賣座。
可《向陽·花》是商業電影,比《一九四二》氛圍輕松太多。
按理來說,應該大賣才是。
《向陽·花》票房慘淡的原因
或許是跟對賭協議,華誼兄弟的落寞有關。
華誼兄弟作為馮小剛背后的投資方,一直以來都負責電影宣發的工作。
由于對賭協議的失敗,華誼兄弟市值一落千丈,從700億,跌落到如今的50億。
自然無力負擔起馮小剛的電影宣發。
沒了背后投資方的支持,馮小剛拍的電影再好,也鮮有人知。
但愿這部《向陽·花》,擁有一份配得上的成績。
結語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馮小剛優秀作品無數,但也扛不住時代的更迭。
所以我們要珍惜當下,好好對待眼前人和事。
不要等到失去了再后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