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容易了,俄軍蘇-57戰斗機數量終于達到27架,追平了中國海軍052D驅逐艦。
俄羅斯空軍在4月12日接收了2架最新出廠的第五代蘇-57隱身戰斗機,使得蘇-57戰斗機的量產型數量達到了27架。
蘇-57的研制和量產卻一言難盡,充滿了坎坷。幸虧有俄總統普京明顯地推動了蘇-57的量產工作,不然該機可能因為難產而胎死腹中。
俄空軍對蘇-57隱身戰斗機的態度一直是比較消極的,蘇-57戰機很貴,應用了大量新技術,保障繁瑣,使用起來沒有改進型的蘇-35和蘇-30SM等第四代戰機得心應手。因此俄空軍的消極態度讓普京很不滿意。
早在2020年5月的索契國防工業發展會議上,普京就嚴厲批評了俄軍因為“一點點小毛病”就拒絕大批采購蘇-57的“非國民”行為。要求蘇-57戰機采購數量必須由15架提高到76架,并且要求必須在2028年之前讓俄空天軍的3個航空團完全換裝蘇-57。
于是2020年首架量產型蘇-57戰斗機正式交付。從2020年以來的五年間,俄羅斯空軍分別接收了1架,3架,6架,8架,7架和2架蘇-57的量產型(另外還有一架墜毀),現役總數量達到了27架(不包括原型機)。
去年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還表示,蘇-57戰斗機將開始交付一個外國客戶,但并未透露該國的具體身份。實際上這個客戶是阿爾及利亞,第一批可能購買6架蘇-57戰斗機。只是,俄羅斯的交付能力是否能保證順利地提供6架蘇-57,誰都不好說。因此去年全年俄羅斯只生產交付了三批蘇-57,推測總數量只有6~7架。這款最新型的“隱身”戰斗機的產量都無法滿足俄軍自己的需求,更不要說出口的事情了。
蘇-57是俄羅斯首款自主設計并制造的第五代隱形戰機。上世紀末,俄羅斯空軍發布第五代戰斗機招標書,提出新一代戰斗機應滿足具有低可探測性、低熱信號特征、超音速巡航以及更加敏捷等等要求。
2001年4月,俄羅斯空軍根據現實需要,再次修訂草案,細化了新一代戰機研發要求。緊接著一年后,俄羅斯計劃委員會決定由蘇霍伊設計局負責領導開發和生產俄羅斯第五代戰機,這一計劃被稱作“PAK FA”(未來戰術空軍戰斗復合體,又稱未來前線戰斗機系統以及701或I-21工程)。
蘇霍伊設計局賦予該型試驗機編號為T-50,試驗機型為單座雙發隱形多功能重型戰斗機。自2010年首飛成功后,歷經波折,經過八年的時間于2017年8月,俄羅斯空天軍總司令邦達列夫宣布將T-50正式命名為蘇-57。
有網友評價說,蘇-57的首飛比殲-20還要早了一年,現在終于追平了中國052D驅逐艦的現役數量(27艘艘),超過了中國055大驅的服役數量,中國海軍要知恥?。?/p>
當今全球,能夠稱得上最先進的戰斗機,無疑就只有已經服役的4款五代機:中國殲-20,美國F-22和F-35,以及俄羅斯蘇-57。但從嚴格意義上說,地球上只有中國的殲-20和美國的F-22A才能是真正的第五代戰斗機,因為只有殲-20和F-22A能夠滿足高標準的制空作戰的需要。
一步錯步步錯,目前,俄羅斯在先進戰斗機領域的狀態非常尷尬,他們已經錯過了研發第五代隱身戰斗機的最佳時期,在五代機領域追上美國和中國似乎已經沒希望了。
不如彎道超車,直接搞六代機吧。好在東大的六代機剛剛首飛,俄羅斯再努把力,996白加黑,也有追上的一絲希望。
蘇-57和殲-20戰斗機的座艙對比圖,粗看上去,就像是兩個時代的作品。還是俄羅斯比較厲害,一看就是機械美感,而下面的飛機就是塑料感太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