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7年,擁兵四十多萬的六國聯軍話事人項羽,率軍抵達關中。
此時駐扎在霸上的劉邦,手里大概有十萬左右的人馬。
當時劉邦本不想把自己打下的地盤交出來,而項羽也感覺劉邦是個威脅,于是后者就想打前者。
劉邦后來一綜合分析,感覺自己干不過項羽,于是果斷認慫,就去鴻門找項羽說軟話,項羽的麾下謀士想讓項羽趁機干掉劉邦,但是后來劉邦通過買通項羽身邊的人,再加上臨場發揮,結果全身而退。
這基本就是一般人眼里的鴻門宴始末了。
那么問題來了,劉邦這個傳說中的布衣,從哪來的十萬人,他又是如何拿下的咸陽地區,他如果只是項羽的馬前卒,他又有什么資格,敢在霸上想三想四?
有關劉邦出身這個問題,其實大家一直都有一個誤解,很多人認為劉邦起兵之前,就是吃飯不給錢,成天說大話的街溜子。
其實人家是大秦的在編公務員,不過層級比較低,不過這個比較低也是相對而言。
第一,劉邦早年有讀書的經歷,還有外出游學的經歷,還曾跟信陵君的門客張耳談笑風生,這是普通人能有的經歷嗎;
第二,劉邦在沛縣混的時候,身邊的朋友要么是道上的社會大哥,要么是本地司法部門的實權人物,你說劉邦當時在當地是個什么情況;
第三,劉邦的老丈人呂公,那是當地縣官的座上賓,縣官給他弄的宴會,去的都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而且劉邦的舅子也不是等閑人,后來起兵時,那也是自己有一號的人物;
因此我們雖然不能說劉邦是當年沛縣扛把子,但是劉邦也是個身在體制內,卻黑白兩道都吃的開的大哥級人物。
陳勝、吳廣起義之前,大秦的底層民眾,就已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很多人都動了上梁山的心思,當年也有人篡奪劉邦當宋江,但是劉邦認為時機還不合適,當出頭鳥沒出路,于是一直等機會。
后來陳勝、吳廣起兵之后,劉邦才隨大流起了兵,劉邦早年在沒有韓信的時候,打的其實也算順風順水,而且最關鍵的是,在劉邦打出名聲以后,項羽的叔父項梁才扯的旗,而項梁扯旗之后,項羽一開始也沒怎么冒頭。
因此在革命資歷上,項羽早年是根本沒法和劉邦比的。
不過因為項梁家根紅苗正,社會影響力大,所以后來劉邦就跑去跟項梁混了,而因為劉邦之前就打出了名聲,所以項梁對劉邦這個外姓經理人也比較看重。
據相關史料記載,劉邦當年在項梁軍中也表現的很突出,項梁安排攻堅型的作戰任務時,劉邦不光能獨擋一面,還是能和項羽并駕齊驅的先鋒之一。
在項梁死之前,劉邦的任務,還是跟項羽一塊往咸陽打,但是隨著項梁的死,聯軍就開始削弱項家的影響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直在項家當先鋒的劉邦,被安排繼續向西攻擊,而聯軍這邊則帶領主力去救援趙國。
等于是聯軍借著捧劉邦當西進一哥的機會(西進屬于攻堅,不是好活),調開了項家的主力打手,又雪藏起項羽,其意不言自明。
結果本該被一路削弱的劉邦,卻在西征的路上打的順風順水,后來還成功的拿下咸陽,陳兵霸上,麾下的人馬也積攢到了十萬人。
項羽那邊因為作戰勇猛,沒有被雪藏住,后來項羽還越打越猛,最終混成了聯軍的帶頭大哥。
等到項羽帶著四十萬人也去打咸陽時,劉邦因為去的早,給捷足先登了。
因此除了實力之外,當時的劉邦無論是資歷,還是個人能力,都是有資格和項羽掰腕子的,但就是這么個老資格,突然在鴻門宴上,給項羽服軟了,你想驕傲的楚霸王是個什么心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