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從何講起呢?
從兩個讀者的留言講起。
這些天有讀者跟我講,做私募的但總是個大騙子,原因是他信但總的,虧了很多錢。
我聽到這句話,就想起另一個讀者,他留言說,某個要把兒子送去日本當贅婿的經濟學家是個大騙子。
我當時還好奇,還回復了那個讀者,問,人家騙你啥了?
他說,那個贅婿經濟學家從23年底,24年年初就一直說黃金不會漲,只會在區間震蕩,理由巴拉巴拉,還說了很多專業術語。
他就是因為相信這個,所以整個24年,盡管我喊了很多次黃金布林中軌做多的交易策略,他都沒做進去。
他覺得畢竟那位是學金融出身的經濟學家,比我這種學計算機出身的野路子可信。
結果踏空了,氣得他大罵。
這倆人都覺得是別人的問題,而在我這個旁觀者眼里,恰恰是他們自己的問題。
但總是管私募的,管私募的收入由什么決定?難道是由盈利決定么?
我直白的告訴你們,有一個算一個,你們把所有私募的經理的盈利排名拉個表,放到十年的時間軸上,很快就會發現一個驚人的數據。
第一年排名靠前的,很可能是幾年后的墊底;第一年墊底的,很可能幾年后排名靠前。
知道為啥?
因為板塊輪動。
說難聽點就是沒有某某某的時代,只有時代的某某某。
只不過把這里面的時代,換成了板塊而已。
輪動的冠軍們,永恒的巴菲特,就這點事兒,不稀奇。
你覺得稀奇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自己繪制過這種表格,你都是瞎看的。
你了解私募行業就會知道,私募經理是靠傭金賺錢的,是靠資金規模賺錢的,不是靠年化賺錢的。
你年化回報高,你盈利,你管理的資金規模10個小目標。
他年化是負的,他虧錢,他管理五百個小目標。
誰掙錢?當然是他掙錢。
所以做私募的重點是盈利么?不是,是名氣,是排名。
你排名高了,拿了冠軍才能吸引資金投你,你管理的規模才能大,你的傭金才能高。
怎么才能拿冠軍?冒險呀。
你虧錢了,就覺得某個經理水平低,賺錢了,就覺得某個經理水平高。
說明什么?說明你是個巨嬰,你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
你換個角度,站在人家的角度,人家的考核標準根本就是管理資金的規模,又不是盈利與虧損,人的行為,是屁股決定的,又不是腦袋。
也就說,你賺了賠了是隨機事件,人家追求排名才是確定事件。
你賺與賠不取決于他用不用心,取決于你選擇的這個經理到底是什么板塊的,以什么板塊為主要風格。
明明你自己的責任,回頭賴人家,不是巨嬰是什么?
就像學校里的老師的KPI是以考上多少名校生為考核標準,又不是以你未來的就業難易為標準。
那你報錯專業你怪誰?
同理,人家做私募的,考核目標是規模,憑啥來顧及你的風險?你想啥好事呢?
你自己選錯了時機,導致的虧錢,怪那些經理們,那改天美股回調到位,又開始上行趨勢,你到時候是不是又要管那時的明星經理們改口叫神了?
至于什么贅婿經濟學家,人家有什么錯?大哥,那是經濟學家,他又不做單的。
他只是給你講經濟學基礎原理的。
你拿我和他對比本身就很荒誕。
我是個老司機,我跟你說出了二環別往西,往西那個口子堵車。
沒有為啥,我在現場,我看見了。
你非要拿著大學課本,拿著交通學原理來掰扯,這都哪兒跟哪兒?能挨著么?
你分享給我的經濟學家講的黃金定價原理,我看了,我認為他沒講錯。
你去看過去的很多年,那就是黃金的定價原理,只是時代變了,他講的東西失效了,明白不?
經濟學家相當于大學老師,他在學校給你教BASIC,我是個企業主,我們企業里現在不用BASIC了。
不等于他講錯了。
BASIC沒有錯的,BASIC只是過時了,are you ok?
他拿著一個過時的東西在23,24年分析黃金市場,當然預測不準,這不是他的錯,是他并不直接參與市場決定的。
何況很多時候原理都是用來解答大周期的,巴菲特從來不看好黃金的理由非常充沛,永遠存在。
你去看1980年到現在,黃金也只漲了4倍,說明拉長到40年的尺度上看,它不是一個合格的保值品。
但是在某些時間段內,它就是一個投資品。
巴菲特強調的是,站在40年的尺度上,老爺總會蘇醒,沒有這個老爺也會有下一個,大太太遲早被丟到后院去。
他說的對不對?太對了。
但是2024年,很多機構投資人在做什么?他們在做的邏輯是老爺這會兒在搶救,新老爺沒來,他們的邏輯對不對?
也太對了。
同一件事完全可以并存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
因為任何馬路長期看早晚會通暢的,但它也可以偶爾有堵車現象。
所以我在24年之所以一直給你講做多黃金,哪本經濟學原理上也沒有,我只是給你講一個具體的路況。
疫情期間美國把利息降到幾乎沒有,拜登以這個利息發了很多美債,而此后,美國的利率又因為通脹拉到高位。
所以從24年開始,市場上的大資金就始終在懷疑,懷疑9萬億美債到期之后,沒有辦法再低息借新補舊。
而屆時通脹高企,美聯儲也沒法降息。
到時候這么高的利息局面下,借,借不起,還,還不上,美元大廈出現動搖。
所以美國很多大投資人開始學著各國儲備,開始持有黃金倉位,比如10%,15%。
于是我去年就發明了個說法,我說美元是老爺,黃金是大太太。大太太只有一種情況下有價值,就是老爺突然嗝了,她得臨時主持下局面。
我講的這個是實打實市場里發生的事情,也是很多國際機構去年一整年在布局的事情。
基于這個,我去年才給出了方向是多。然后我又告訴你們,它會不斷回調,所以去年我一直說:上軌不要追,中軌可以多。
方向分析講了,方法也講了,我是這意思,就是具體的一個路況,和原理無關。
而你真正的問題并不在于錯信了誰。
你其實誰的都聽不懂,經濟學家的你也聽不懂,我說的,其實你也沒聽懂。
明白這句話么?
讓你去校園里學BASIC你也學不懂的,讓你去企業里直接參與工作,你也勝任不了的。
你真正的問題在于你自己,你自己腦子里一坨漿糊。
我最后一次給讀者講黃金的位置,是今年的1月2號,此后黃金漲那么急,那么快,是因為特朗普把這個過程加速了。
特朗普這件事是超出所有人預料的。
美元對于金融世界以外的普通人的購買力實際上是我們國內的廉價商品支撐著的。
特朗普選擇和我們脫鉤,那美元對于普通人來說,購買力就下降了,因為你買不到廉價商品。
也就是說,特朗普把美元金融世界之外的那根支撐柱子,自己給踹倒了。
美元老爺本來是個慢性病,被他搞成急性發作,被搞成股債匯三殺了。
當然美債這件事多半是日本偷襲,這屬于特朗普踹倒美元購買力支柱下的連鎖反應了。
去年美國市場上很多機構,大資金布局黃金只是覺得老爺插管了,擔心老爺不行了,于是看向大太太,沒成想,前些天特朗普直接給老爺拔管了。
所以黃金的韁繩現在握在特朗普手里了。
黃金本來是個非常清晰的邏輯,中軌支撐,上軌阻力,不斷抬高,走的非常標準,但是特朗普這個巨大變量一進來,他接管了。
事實上他接管的何止黃金,你去觀察前些天納指的周線,有像2000年一樣,在60有抵抗么?沒有。
歷史上為什么會在60,120,250形成支撐?因為交易員們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大家不由自主形成了協同性。
協同性不會消失,只會被強力的外力扭曲,這個強力,只能是特朗普。
說明當下的交易員們變成了狗仔隊,都盯著特朗普每天發消息去了。
根據特朗普說了什么,形成了新的,暫時的協同性。
如果他能恢復理智,給美元老爺把管插回去,黃金就會回落,這個超買的情緒就會暫時消退;如果他繼續搞事情,天知曉。
但如果你要改變黃金的長線邏輯,讓它長期掉頭向下,那你得把美債的危機給解決了,你得把美元老爺再送回KTV。
這個辦法就一個,除非全世界愿意替美國還債。
我們顯然是不愿意了,那就要看日本和歐洲愿不愿意當這么大的冤大頭了。
或者說美國自己哪天覺悟了,自己把黃金儲備全拋掉去還債,也可以打壓黃金。
就這么簡單的事兒,我只是看到路上堵車了,告訴你,除非有交警叔叔把車禍的車拉走,否則,繼續堵著唄。
你想想看,上面這些話,真的來自于知識么?
不是,那就是經歷,我去年就在現場,我前年也在現場,我年年都在現場,我在現場18年了。
18年來我沒有發現什么不打針不吃藥,一秒變成龍傲天的秘方。
一看就懂,一懂就贏的那是特朗普,只有特朗普才有這種能力,讓他的粉絲可以在不思考的前提下,始終贏,永遠贏,贏麻了。
特朗普之外的世界里面沒有任何人有這種能力,耶穌來了也沒用,我說的。
這就是為啥我前天,在時代落幕里面跟你們說,閱歷大于知識,有心大于素質。
教授有再多知識,哪怕交通學課本是他寫的,他不上路親自開車,他也看不見堵車。
我前天第二個話題跟你講了什么是教師視角,什么是商人視角,什么是投資人視角。
重點真的在知識么?
你想一想,同一件事,我可以用金融術語給你講明白,也可以用開車堵車給你講明白,還可以用肥皂劇給你講明白。
如果我用肥皂劇,你還真的要去看那些肥皂劇不成?
你還真以為那些肥皂劇里面蘊含著什么深刻的道理不成?
知識只是工具,用以說明的工具,那不是目的。
我前天第二個話題講的很清楚了,目的是什么,方法是什么。
這是核心。
其余的都是工具。
那些土包子里面也有大老板的,高知里面也有大老板的,就像你開什么車,你最后都能開到目的地。
重點是你要開到哪兒,你要怎么開車的這個習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