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本科從大一到大三根本沒有人脈,結果我保研清華之后,在大四我的人脈突然爆棚了。有好多人拖了兩三層關系來加我的微信,都跟我講:“如果你以后發達了,不要忘了我。”
我不禁在反思我現在很多大一、大二學生跟我講的一些問題。比如我的同學人脈都很多,他們組比賽組隊非常非常快,而且跟老師關系很好,老師每次評獎、評優、評價全都優先考慮他們。那我要不要分一點精力去搞人脈呢?
如果你已經思考過這個問題,請相信我,你跟我一樣不適合搞人脈。如果從小到大你就不是那種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那種人,就不要強迫自己笑臉相迎,去用力地維護你的所謂室友關系或同學關系。
我曾經也一度以為,為什么我每天認真學習,還會被其他人排擠?為什么我每天去圖書館學習,很多人會在我背后說三道四?
后來我發現了,這不是我的問題,是環境的問題。只要看到要保研,那么所謂的小組作業和匯報展示到最終就會變成誰在乎誰去做。明明是 5 個人的任務,大家分配好,你做第一章到第二章,我做第三章到第七章呢,最后第一章到第十章全部都是一個人做的。這種情況到底是為什么?
根本原因是你沒有處在一個相對真正值得你去社交的環境。我們多數人的問題根本不是沒有人脈,是你所在的環境根本就不值得你去建立人脈。人脈的本質是相互之間有利用價值。我在本科期間也很難接受這個觀點,可是直到我讀了碩士、畢業工作之后,包括工作很久之后,我突然想通了,我發現這太簡單、太直接了。
你是一個有價值的人,那么其他更有價值的人也會被你所吸引,你利用他的價值,他利用你的價值,那大家都很開心,不是很好嗎?情感是一定要建立在你們價值相等、相符合、相對等的情況下的。
我強烈呼吁,如果你在本科階段不要去搞所謂的任何人脈,包括強迫自己笑臉相迎,讓輔導員喜歡你,你的這些所作所為只會增加你自己的內耗,沒有人會因為你對他很好而喜歡你。因此,如果你現在焦慮自己沒有人脈,先修煉自身價值,人脈自然會追隨你。人脈的本質是你能幫助到多少人,而不是多少人愿意幫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