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和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4月13日,伊朗和美國在阿曼舉行了“積極”和“富有建設性”的間接談判,雙方都表示同意下周再次舉行會談。這一消息猶如在中東這盤錯綜復雜的棋局中落下了一枚新棋子,瞬間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此次會談,伊朗和美國代表團分別在不同的房間會面,經驗豐富、備受尊敬的阿曼外交部長巴德爾·阿布薩迪擔任主持人和中間人。簡短的會談更像是一次開場白,一次建立信任的練習,雙方闡明各自的起始立場,為進一步的談判奠定基礎。從很多方面來看,周六的會談都比較輕松——建立對話,建立信任,并同意再次會面。
然而,這看似輕松的開場背后,實則隱藏著諸多玄機。雙方最初表明的立場仍然水火不容——要么徹底放棄核武器,要么堅持保留民用核計劃。這就如同在談判桌上豎起了兩道難以逾越的高墻,使得后續的談判充滿了挑戰。但正如談判專家所言,第一輪談判沒有實質性內容,順利也是理所應當的。現在不太可能有人能確切地預測談判的最終結果,任何意外都有可能發生。
利益博弈:復雜局勢下的各方算計
此次會談超出了預期,雖然尚未正式商定第二輪會談的日期,但預計很快就會再次舉行會談——或許在一周后。接下來的幾輪會談將更加復雜,也可能會更加令人不快。談判若要取得成功,將日益細致,這需要專家團隊和時間的投入。
特朗普設定的達成協議窗口期很短,但如果他決心達成協議,就需要保持靈活性和耐心,同時警惕伊朗的拖延戰術。美國領導層以其自身的方式,開始對伊朗發起一種新式攻擊,將不斷增加的經濟壓力和軍事威脅結合起來,并希望從伊朗獲得最大程度的讓步,但他們似乎還不太清楚下一步該怎么做。即使是關于伊朗核計劃,特朗普政府中也有不同意見。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邁克爾·沃爾茲在采訪中也表示,美國希望伊朗完全放棄核計劃。而特朗普的中東事務特別代表史蒂文·維特科夫則談到要建立一個伊朗核計劃的核查程序,這樣就不會有人擔心伊朗的核材料會成為武器。
伊朗方面,大肆宣揚初次談判的成功并不會對未來有任何損失,在現階段破壞談判并不符合德黑蘭的利益。一方面,美國和伊朗都普遍不希望爆發全面戰爭,因為他們了解所有風險。但另一方面,伊朗領導層也遠非鐵板一塊,也存在不同的意見,但目前每個人都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的地位鞏固了伊朗的立場,他似乎認為美國是在虛張聲勢。伊朗領導層的許多人甚至準備與美國進行有限的交火,因為他們預計美國完全沒有準備好入侵伊朗。
這種復雜的利益博弈,使得談判進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各方都在采取“誰也不先退縮”的原則,繼續通過中間人保持溝通渠道,以便有機會在未來某個時候達成某種外交解決方案。
外部影響:以色列的焦慮與地區局勢的微妙變化
以色列人對這些談判的進行感到憤怒,甚至會打電話給白宮,警告他們伊朗正在故意拖延談判。以色列的焦慮并非毫無道理,伊朗核問題一直是中東地區的安全隱患,以色列擔心伊朗一旦擁有核武器,將對自身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從地區局勢來看,伊美談判的進展也將對其他國家產生影響。例如,沙特阿拉伯等海灣國家一直對伊朗的核計劃保持高度警惕,他們希望美國能夠通過談判迫使伊朗放棄核計劃,以維護地區的安全與穩定。而俄羅斯等國家則可能會在伊美談判中尋找機會,以擴大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此外,伊美談判還可能引發地區國家的軍備競賽。如果伊朗在核問題上取得一定進展,其他國家可能會感到不安,從而加大在軍事領域的投入,以增強自身的防御能力。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