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一場備受矚目的會晤在俄羅斯圣彼得堡悄然上演。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親信、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未經宣布抵達這座歷史名城,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就烏克蘭沖突展開了長達四個多小時的閉門會談。據克里姆林宮證實,此次會談的重點是“解決烏克蘭沖突的方方面面”,但具體細節卻如同被一層神秘的面紗所籠罩,拒絕向外界透露。
維特科夫此次訪俄并非首次。自今年2月以來,這已是他的第三次與普京的會晤。此前,他成功談判達成了一項囚犯交換協議,被華盛頓和莫斯科都視為建立信任的積極姿態。上個月,他還作為美國高級代表團成員在沙特阿拉伯會見了俄羅斯官員,就烏克蘭沖突問題進行了討論。此次,他帶著新的使命再次踏上俄羅斯的土地,無疑給本就撲朔迷離的俄烏沖突局勢增添了新的變數。
從軍事戰略的角度來看,維特科夫的訪俄之行猶如在戰場上的一次秘密偵察行動。他的任務是深入了解俄羅斯的立場和意圖,為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決策提供參考。而普京則可能希望通過與維特科夫的會談,向美國傳遞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底線和訴求。這場閉門會談就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較量,雙方都在試圖從對方的言談舉止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
美俄博弈:和平協議背后的利益糾葛
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維特科夫訪問俄羅斯旨在促進美國與克里姆林宮的直接溝通,這是就烏克蘭沖突進行停火談判并最終達成和平協議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然而,和平協議的達成并非易事,背后隱藏著復雜的利益糾葛。
特朗普團隊在烏克蘭問題上似乎出現了分歧。據報道,維特科夫呼吁承認俄羅斯控制的烏克蘭領土,以此作為結束沖突的一種方式。而主要負責與烏克蘭接觸的另一位特使基思·凱洛格則反對這一做法,并反復提出在停火后由歐洲主導的部隊部署在烏克蘭的建議。
凱洛格將軍在周五發表的采訪中告訴《泰晤士報》,英國和法國(而非美國)軍隊可以率領一支西方軍事力量駐扎在第聶伯河以西,而烏克蘭軍隊將駐守更東邊的領土。他還建議沿著現有控制線建立一個約18英里(30公里)寬的非軍事區(DMZ),以防止與俄羅斯軍隊發生直接沖突。這一提議猶如在戰場上劃出了一條“三八線”,試圖通過建立緩沖區來緩解雙方的緊張局勢。
然而,凱洛格的提議卻遭到了俄羅斯的強烈反對。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這一提議完全行不通。俄羅斯認為,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不容侵犯,任何形式的領土割讓都是不可接受的。同時,俄羅斯也擔心歐洲主導的部隊部署在烏克蘭會對其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分歧與爭議:凱洛格的“澄清”與俄羅斯的冷遇
凱洛格的提議引發了廣泛的爭議。第二天,他就否認了他提議像二戰后德國那樣分割烏克蘭的說法,并指責《泰晤士報》歪曲了他關于冷戰式停火后安全安排的言論。他在X網站上寫道:“《泰晤士報》的文章歪曲了我的意思,我指的是停火后維護烏克蘭主權的復原力部隊。在討論分治時,我指的是盟軍(沒有美軍)負責的區域或責任區。我指的不是烏克蘭的分治。”
凱洛格的“澄清”雖然試圖消除外界的誤解,但卻無法掩蓋特朗普團隊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分歧。這種分歧不僅體現在維特科夫和凱洛格之間,也體現在美國政府內部的不同部門和利益集團之間。在軍事戰略層面,這種分歧可能會導致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決策缺乏一致性和連貫性,從而影響其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凱洛格迄今為止尚未被列入任何參與與俄羅斯會談的美國代表團,這表明俄羅斯對與他對話不感興趣。俄羅斯可能認為,凱洛格的提議過于激進,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訴求。而維特科夫則可能因為其相對溫和的立場和豐富的談判經驗,更受俄羅斯的青睞。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