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影視圈,有這樣一位刑警隊長演得入木三分,也能在《百鳥朝鳳》中讓觀眾為嗩吶藝人落淚。
如今71歲的他因病住院,卻堅持住在普通病房,拒絕任何特殊待遇。他就是陶澤如,一個真正用作品說話的老戲骨。
近日,這位低調的表演藝術家因一段住院視頻意外登上熱搜,讓人們再次回憶起他的藝術人生,也讓我們看到了娛樂圈稀缺的藝術家本色。
意外曝光:老戲骨低調住院引熱議
4月的南京,春意漸濃。江蘇省人民醫院的一間普通雙人病房里,一位穿著病號服的老人正安靜地坐在床邊。護工輕輕為他捶著背,他時而抬頭與同病房的病友閑聊幾句,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
若不是眼尖的網友認出,誰能想到這位瘦削的老人,就是當年在《黑洞》中讓觀眾又敬又怕的"劉振漢"——國家一級演員陶澤如。
這段由同病房病友拍攝的短視頻迅速引爆網絡。畫面中的陶澤如穿著十幾塊錢的塑料拖鞋,病床上擺放著簡單的生活用品,臉色略顯暗沉,整個人比觀眾記憶中的形象消瘦了不少。
最讓人意外的是,以他的資歷和地位——國家一級演員、南京藝術學院影視學院院長、江蘇省電影家協會主席——完全有資格享受更好的醫療條件,但他卻主動選擇了普通病房。
"剛看到視頻還以為是我鄰居老趙。"有網友的這條留言雖然直白,卻真實反映了陶澤如今的狀態。從昔日的熒屏硬漢到如今的"鄰家老頭",時間在每個人身上都留下了痕跡,但陶澤如面對衰老與疾病的態度,卻展現了一位老藝術家的風骨。
知情人透露,這不是醫院不給安排,而是陶澤如自己的選擇。這種低調作風貫穿了他整個職業生涯——從不在乎排場,不追求特權,只專注于表演本身。即使在最紅的時候,他也保持著簡單的生活方式,成名后依然住在南京回龍橋郵政大院,后來還將那套老房子讓給了兄弟姐妹。
從郵局子弟到金雞影帝
1953年,陶澤如出生在南京一個郵電系統家庭,父親是解放前的郵電高級翻譯,家中六個孩子,他排行老幺。在那個特殊年代,年輕的陶澤如曾下放農村勞動,但這并沒有磨滅他對表演的熱愛。1973年,他考入南京藝術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到南京話劇團。
陶澤如的銀幕生涯始于1983年張軍釗導演的《一個和八個》,這部由張藝謀擔任攝影的電影被視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31歲的陶澤如飾演男主角王金,而男二號正是后來成為巨星的陳道明。這部電影奠定了陶澤如在電影界的地位,也成為他與中國最優秀電影人合作的開始。
真正讓陶澤如登上事業巔峰的是與導演吳子牛的合作。《晚鐘》《歡樂英雄》《陰陽界》等一系列電影,展現了他在表演上的深厚功力。
1989年,他憑借《晚鐘》和《歡樂英雄》同時獲得第九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成為罕見的"雙黃蛋"影帝。遺憾的是,那年的金雞獎沒有舉辦頒獎晚會,這位新科影帝的加冕少了些鎂光燈的聚焦。
"他對電視劇創作曾經有輕視感,認為那是'行活'。"一位熟悉陶澤如的業內人士透露。這位電影出身的演員早期確實更看重大銀幕,但命運卻讓他在電視劇領域獲得了更廣泛的知名度。
2001年,他與陳道明再度合作的《黑洞》成為現象級作品,他飾演的刑警隊長劉振漢既有硬漢的剛毅,也有人性的復雜,成為國產刑偵劇的經典形象。
經典角色鑄就藝術人生
回顧陶澤如四十余年的演藝生涯,有幾個角色不得不提,它們不僅是陶澤如藝術成就的見證,也是中國影視發展史上的亮點。
《黑洞》中的劉振漢無疑是陶澤如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在這部2001年的反腐劇中,他飾演的刑警隊長與陳道明扮演的黑社會頭目聶明宇展開了驚心動魄的較量。
陶澤如將劉振漢塑造得有血有肉——面對黑惡勢力時的鐵面無私,對待家人同事時的溫情脈脈,角色層次豐富而不做作。
尤其是劇中劉振漢被誣陷入獄后依然堅持正義的戲份,陶澤如用克制的表演展現了人物的內心力量,讓觀眾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警察本色"。
如果說劉振漢展現了陶澤如"硬"的一面,那么《百鳥朝鳳》中的焦三爺則展示了他"柔"的藝術。在這部吳天明導演的遺作中,陶澤如飾演的嗩吶藝人焦三爺堅守傳統藝術,面對時代變遷的無奈與堅持令人動容。
那句"這嗩吶,不是吹給錢聽的"臺詞,配合陶澤如滄桑而堅定的眼神,不知讓多少觀眾潸然淚下。為了這個角色,陶澤如提前數月到農村體驗生活,學習嗩吶演奏,甚至為了一場重頭戲餓了兩天尋找狀態。
在《雞毛飛上天》中,陶澤如飾演的陳金水又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形象。作為男主角陳江河的養父,他將一個義烏小商販的市井智慧與父愛如山完美結合,成為劇中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這個角色讓年輕觀眾認識了這位老戲骨,也證明了陶澤如對不同類型角色的駕馭能力。
此外,陶澤如在《生存之民工》中飾演的陸長有、《斗牛》中的蘇院長、《建黨偉業》中的張勛等角色,也都各具特色,展現了他作為演員的可塑性。從影至今,他出演了近百部影視作品,卻幾乎從未重復自己。
好丈夫、好父親、好老師
在光怪陸離的娛樂圈,陶澤如的感情生活簡單得像個"異類"。1986年,他在西北拍戲時邂逅了歌唱演員楊麗麗,兩人一見鐘情。面對楊麗麗家人的反對,陶澤如用真誠打動了他們,最終與愛人步入婚姻殿堂。三十多年過去,這對夫妻依然恩愛如初,從未傳出任何緋聞。
婚后,楊麗麗逐漸淡出舞臺,專心相夫教女。而陶澤如無論多忙,都會抽出時間陪伴家人。他們的女兒陶逸然繼承了父母的藝術基因,卻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成為一名英語翻譯。在這個"星二代"紛紛進軍娛樂圈的時代,陶澤如尊重女兒的選擇,從未利用自己的資源為她鋪路。
2019年拍完《激蕩》后,陶澤如逐漸淡出演藝圈,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南京藝術學院的教學工作中。作為影視學院院長,他致力于培養新一代表演人才,將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在流量至上的娛樂環境中,他始終堅持"戲比天大"的藝術理念,影響著年輕一代的從藝態度。
老戲骨的本色人生
如今,71歲的陶澤如因病住院,狀態讓不少網友感到心疼。從視頻中可以看出,他比從前消瘦了許多,臉上寫滿歲月的痕跡。但仔細看他的眼睛——那里依然有光,有戲,有對生活的熱愛。
陶澤如的"消失"曾被認為是"娛樂圈的悲哀和損失",但換個角度看,這何嘗不是他主動選擇的結果?在這個明星們爭相曝光、制造話題的時代,能夠像他這樣急流勇退、回歸平凡,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定力。
從郵局子弟到金雞影帝,從熒幕硬漢到學院院長,陶澤如的人生軌跡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表演藝術家。他不需要熱搜來證明自己,因為那些經典角色已經深深印在觀眾心里;他不在乎病房是否豪華,因為藝術家的價值從不體現在這些表面排場。
正如一位網友的留言:"老去的是身體,不老的是人品。"陶澤如用他的一生證明:真正的演員,靠作品活著;真正的藝術家,用人品立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