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詩詞罵人是什么體驗?
罵人不帶臟字、罵得痛快、罵得酣暢淋漓……
雖說,詩人們都是文雅的,但殊不知泥人尚有三分火氣,佛陀也有怒目之時。
詩人們罵起人來,那也是驚天地泣鬼神的。
小編分享8首罵人最狠的古詩詞,罵人都這么有學問,令人嘆為觀止。
★螞蟻撼大樹,真是自不量力
調張籍(節選)
唐·韓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
韓愈是中唐文學家,此時,李白杜甫已經仙逝多年,卻并未受到普遍的尊重。
有一些詩人還貶損李白杜甫的詩文,韓愈一怒之下寫下此詩。
韓愈熱情地贊揚李白的才華,說李杜的文章如萬丈光芒照耀了詩壇,而輕薄的文人愚昧無知,用陳舊之辭詆毀他們。
他們就像那螞蟻企圖去撼動大樹,真是不自量力,可笑至極。
不愧為一代宗師,韓愈夸李杜夸得暢快,罵宵小之輩罵得也過癮。
★酒囊飯袋,不學無術
少年行
唐·貫休
錦衣鮮華手擎鶻,閑行氣貌多輕忽。
稼穡艱難總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
這首詩辛辣地諷刺了那些一無所成,只會吃喝玩樂的貴族子弟。
穿著華美的衣裳,心安理得,趾高氣昂,可是,卻連莊稼的事也不清楚,更不知道三皇五帝為何物,真是愚昧無知。
貫休諷刺這些公子們過著極端腐敗的寄生生活,錦繡其外,敗絮其中,不學無術,還依仗家族的勢力招搖過市,盛氣凌人,使人感到可惡而又可憎!
★迂腐死板,不如回去種田
嘲魯儒
唐·李白
魯叟談五經,白發死章句。
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足著遠游履,首戴方山巾。
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
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在山東地區,有一些儒生,一生都在窮讀經典,卻死守章句,不知變通,不懂安邦治國之策。
李白由此寫此譏諷他們。
李白說:魯地的白發老先生們,只知道死守著經書文章,問他經世之治的策略,茫然如墮霧中。什么是適合時代的事都不懂,還是回家去種田吧!
對于迂腐死板的老先生,李白毫不留情,罵得痛快。
★忘恩負義,你不是個人
紅樓夢迎春判詞
清·曹雪芹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在《紅樓夢》里,判詞就是人物結局的一種隱諱的總結。
而迎春的判詞一開始就揭露了她的悲慘命運。
迎春的夫婿名孫紹祖,是個不學無術、十足的惡人。
他用非人的態度待迎春,可憐迎春一個如花的姑娘,一年就被折磨去世了。
面對這樣的惡人,曹雪芹罵道:你就是那山上的豺狼,一朝得志,便猖狂起來。
“中山狼”比喻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小人。
★吝嗇鬼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梧葉兒·嘲貪漢
元·佚名
一粒米針穿著吃,一文錢剪截充,
但開口昧神靈。
看兒女如銜泥燕,愛錢財似競血蠅。
無明夜攢金銀,都做充饑畫餅。
貪婪者,實在該罵。
一粒米用針穿著吃,一文錢剪成幾塊來花,一言一行無不昧著良心。
對待兒女像燕子銜泥一樣的辛勤,對待錢財則如同嗜血的蒼蠅,絲毫也不放過。沒日沒夜地積攢著錢財,到頭來還是畫餅充饑一場空。
貪婪的人傷天害理,不擇手段地聚斂財富,到頭來不是為財害身,就是被兒女牽累,甚至于貽害兒女,絕少有好結果。
作者用“畫餅充饑”的典故來概括他們的下場,余味無窮,發人深省。
★渣男負心漢,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霍小玉傳(節選)
唐·蔣防
我為女子,薄命如斯!
君是丈夫負心若此!
韶顏稚齒,飲恨而終。
慈母在堂,不能供養。
綺羅弦管,從此永休。
徵痛黃泉,皆君所致。
李君李君,今當永訣!
我死之后,必為厲鬼,
使君妻妾,終日不安!
這是《唐傳奇》中的一個故事,霍小玉本為霍王的女兒,后淪為妓女。與李益相愛后,與他約定恩愛一場后,任憑他婚娶。
可李益中進士后,并未履行諾言,與富家女成婚后,避而不見霍小玉。后來,有一個俠義的黃衫客將李益帶到了霍小玉面前。
此時的霍小玉早已重病纏身,見到李益后,痛罵薄幸人,并表示: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一句沉痛而無奈,霍小玉的可憐,李益的薄幸盡在其中,讓人對霍小玉的遭遇萬分同情,對李益的薄幸痛恨不已。
★貪小便宜的人,蚊子的肉也不放過
醉太平·奪泥燕口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
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
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這首元散曲小令細品下來非常有意思。
從燕子口中奪泥,從針頭上削鐵屑,從貼著金子的菩薩臉上細細刮金:在沒有中找有。
從鵪鶉的喉囊里找豌豆,從鷺鷥的腿上劈些精肉,從蚊子的肚子里刳脂油。真虧得你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此曲運用高度夸張手法諷刺貪小利者,前半部分用三個常人看來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說明“貪小利者”總能在別人不會注意到的地方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后半部分繼續挖苦“貪小利者”的丑陋行徑:對任何可能撈上一把的事物都不放過。
★十四萬人甘當俘虜,不是個男人
述國亡詩
五代·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花蕊夫人是五代時蜀國后主孟昶的后妃。
蜀國君主投降,國亡了,花蕊夫人卻展現不輸男子的氣魄,她說:我在深宮之中,哪里知道君王在墻頭豎起了白旗。
花蕊夫人恥于國家的不戰而亡,在最后兩句,她羞憤地罵道:“十四萬人”沒有一個死國的志士,沒有一星半點丈夫氣概。
花蕊夫人雖是女子,可與詩中的男子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她痛罵那些不戰而降的將士,更突顯她的廉恥之心和不輸男兒的膽識。
兩相對照之下,那十四萬男兒,竟還不如一個女子有骨氣。
好了,8首罵人不帶臟的古詩詞,解讀就到這完畢了。大家是不是看的酣暢淋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