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維俊
“村里不論什么酒席,一人代表出席,要給全戶人頭紅包;一人吃一桌,太浪費”“好不容易盼來一件大喜事,一桌酒席光成本就得八九百元,每次都得五六十桌,實在是扛不住”……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象州縣妙皇鄉思高村的移風易俗議事會現場,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吐槽村里各類“逢年過節”和“紅白事”大操大辦帶來的負擔。
思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覃祖珍說:“要不我們把宴席規模標準、禮金上限都統一起來,村里組織一支服務隊統一辦宴席,主家不虧錢,隨的‘人情債’也一起減少,大家覺得怎么樣?”
鄉親們紛紛點頭:“就這么辦!”
隨后,思高村成立“家宴中心”,籌集資金2萬元采購餐具炊具,提供每桌298元、358元、398元的套餐供村民選擇,按需提供餐食,每次宴席至少節約上萬元。
黨員干部帶頭執行約定,村里還建起了宴席“黑白名單”,家家戶戶互相監督,并同步倡導結婚零彩禮、宴席少禮金等“禮輕情意重”的風尚。
現在,思高村“人情債”“攀比風”大大減少,有村民說:“現在腰包壓力小了,鄉鄰更和睦了?!?/p>
思高村的嬗變,源于廣西推行的“五個統一”鄉村移風易俗工作法。從2023年5月開始,廣西以統一操辦規模、統一宴席標準、統一禮金上限、統一服務隊伍、統一監督管理的工作法為抓手,在30個縣(市、區)開展試點,摸索出一套“黨員帶頭做示范,群眾共商定標準”的移風易俗工作辦法。
隨著《變了味兒》《小紅包大祝福》《婚嫁新風尚》等一批小品、說唱到各地表演,移風易俗新觀念更加深入人心,婚事新辦、白事簡辦、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等文明風尚愈加濃厚。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4日 07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