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中國人,不懂文字的美,是為人生莫大遺憾。
漢字的起源、演變,發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光景,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每一種文字背后,都蘊含著前人無數的智慧。
有了文字,才使人可以寄情于詩書、字句。
一個內心豐盈的人,必定是懂得品味文字之美的人。
若想準確認識文字,通曉幾千年語言文字史,則不可不讀天下第一書《說文解字》。
清代學者王鳴盛說:
“讀遍天下書,不讀《說文》,猶不讀也。但能通《說文》,余書皆未讀,不可謂非通儒也。”
可以說,讀懂《說文解字》的人,就可以快速掌握經典的精髓,領悟人生的真諦。
“字圣”許慎歷時二十一年
傾盡畢生心血著漢學奠基之作
許慎,字叔重,從小性淳篤。
因漢代的學者多專通一經,而許慎通五經,故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名。
據記載,在東漢永元十二年(100年),也就是許慎五十歲左右,《說文解字》已經創作完成,但為了令其更加完善,一直沒有定稿。
在此之后,許慎不斷對其進行補充與修改。
直至建光元年(121年),這部傾注了許慎半生光陰、心血的書才最后定稿,可見此書的謹慎與不易。
《說文解字》問世后,備受歷代帝王和文人大家推崇。
曾國藩看完此書后,高度評價道:
許書略存二百字,古鏡一掃千年塵。
篆文已于流俗殊,解說尤令耳目新。
乾嘉老儒耽蒼雅,東南嚴段并絕倫。
讀懂了這一套《說文解字》,也就通曉了中華幾千年語言文字史。
歷代學者的案頭必備書
至今仍被萬千讀者捧讀、臨摹、鉆研
《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據記載,倉頡開始造文字時,是按照萬物的形狀臨摹,所以這種圖畫似的符號叫“文”。在此之后,形與形、形與聲結合的符號便叫“字”。
“文”,就是描繪事物本來的形狀,“字”,則是衍生,繁衍——這也是《說文解字》一書名字的由來。
這部按照偏旁部首編排,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聲讀、考究字源的字典編著時,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
《說文解字》不僅是溝通古今文字的橋梁,也是辨識古文字的“階梯”。
成書幾千年來,《說文解字》通行不廢,是歷代學者的案頭必備書,時至今日仍被千千萬萬的讀者人翻檢、捧讀、臨摹和鉆研。
準確識漢字,品味漢字之美
你與文人的差距只是對漢字理解不同
人的心理活動豐富抽象、天馬行空,很難把握。
要想用文字符號,將人復雜抽象的情緒表達出來實在不容易,但漢字做到了。
1.“心”字
“心”是一個象形字,甲骨文中的“心”是一個心臟的形狀。到了小篆,雖然略有變化,但也只是將心臟,以及心臟上的脈絡表現出來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楷書)
古人則認為,心臟在胸部中間,所以“心”字又引申為中心、中央的意思。
比如南京有個地方叫“江心洲”,指的是江中間有一塊綠洲。
2.“思”字
很多人認為,“思”字的上面是“田”,下面是“心”。
其實不然,看“思”字的篆書,會發現它的上半部分是“囟”字。
(金文)(小篆)
(隸書)(楷書)
人的頭頂有“囟門”,“囟”代表頭腦,腦下加“心”,就是“思”——真正的理性,從來不排斥情感的介入。思考的時候,以理智為先導,以情感為基礎,這樣的思考才不會偏執。
3.“志”字
在篆書中,“志”的上半部分并不是“士”,而是“之”字。“之”在古文中作動詞用的時候,表示到某個地方去。
(金文)(小篆)
(隸書)(楷書)
所謂志向,就是心靈要去的地方。
古人講“立志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所以立志要聆聽我們內心的聲音,朝著心靈指引的方向勇敢進發。
4.“悔”字
“悔”字的左邊是豎心旁,后邊是“每”字。
“每”分為兩部分,上面是“屮”,表示初生的小草,白居易曾形容小草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以此來表示小草的層出不窮。
“母”字有“眾所從出”的含義。
因此,“每”字有“經常”“甚至”“總是”的意思。
(小篆)(隸書)(楷書)
“悔”,并不是只發生一次的自責自怨,而是接二連三,無處躲避的懊惱與沮喪。
同樣,真正的懺悔,不是一句敷衍的道歉,而是經歷了無數次午夜夢回,咬噬心靈的疼痛之后,靈魂的深刻反思。
師承章太炎、黃侃傳人
歷時三年精心注釋
本書由謙德書院古籍團隊歷時三年精心注譯完成,注譯人員師承章(太炎)黃(侃)傳人學習多年,有扎實可靠的文字、音韻、訓詁基礎。
全面系統訂正了某些權威版本中普遍存在的諸如斷句、錯字、漏字、譯文與引經等方面的硬傷與謬誤。
以清陳昌治一篆一行本為底本精心點校
參照多種版本加以細致校讎
《說文解字》全書共分三十卷,收文9353個,重文1163個,均按540個部首排列。
原文以清陳昌治一篆一行本為底本精心點校(見下圖),同時參證經韻樓、汲古閣、小徐本、日藏本等多種版本加以細致校讎。
揭示《說文》原意
對反切加注漢語拼音
每條分字頭(楷體、篆體)、原文、注音(正文難字、本字反切)、注釋、譯文等各部分組成,通過斷句、注音、注釋、譯文,來揭示《說文》原意。
每條原文后,附錄徐鉉等人據《唐韻》所加的反切,并對反切加注漢語拼音。
對于古今異讀問題,則參照《廣韻》《集韻》等韻書及當代權威工具書如《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字典》等注音,并在注釋中加以說明。
方便多樣的查字方案
滿足不同類型的讀者需求
本書在目錄中對部首進行了編號,頁眉處詳列該部首所統攝的單字,方便按部首查字的讀者需求。
另外,還附加了最新的《音節檢字表》和《筆畫檢字表》,詳列了多音異讀字和繁簡異體字,方便初學者檢索查找。
無論什么年紀的人
都該讀一讀《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是一部學習文字的必讀之書,也是學習篆書者必看之書。
書寫與鐫刻漢字,就要弄懂漢字的形、音、義,特別是對漢字的字形有精確的把握,而《說文解字》正是認識漢字、書寫漢字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書。
當年,弘一法師在南普陀寺給弟子們講寫字方法時說:
“我對于發心學字的人,總是勸他們:先由篆字學起。
其一:可以順便研究《說文》,對于文字學,便可以有一點常識了。其二:能寫篆字以后,再學楷書,寫字時一筆一劃,也就不會寫錯的了。”
若不學篆書,不研究《說文》,就不明白文字的起源,簡直可以說是不認得字!若是寫字能由篆書入手,不但進步飛快,而且也會很有興味。
因此,無論什么年紀的人,都應該讀一讀《說文解字》。
← 左右滑動查看內文展示 →
如今,市面上的《說文解字》譯注本有很多,大部分均考證過于繁瑣,令初學者如墮霧中。
而這套由謙德書院古籍團隊注釋的《說文解字》,簡明、實用,人人都能看得懂、悟得透。
在平日里,若您能偶爾翻翻,看看中國漢字是怎么個衍生法,將會獲得心靈的沉淀與洗滌。
讀天下第一書,領略中國文字的妙不可言
《說文解字》套裝五冊
新書特惠
原價¥ 238元
現售¥ 118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