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歷三月十七日,是紀念成吉思汗卓越軍事才華以及赫赫戰功的日子,也叫祭祖節。節日期間,人們為成吉思汗的蘇魯錠(長矛)舉行祭奠儀式,蒙古族眾多的崇拜者都長途跋涉來到成吉思汗陵,為這位偉人送上香燭、馬奶酒、酥油等祭品。今天農歷三月十七,記住“吃三樣,做一事”習俗,幸福吉祥安康!
一、吃三樣
1、手扒羊肉
手扒羊肉是蒙古族的傳統特色美食之一,其做法返樸歸真,最能體現羊肉本真的原香,最好選用新疆羊,也可以選擇寧夏、青海,內蒙的羊,選擇羊排、羊脖都好,羊腿肉并不適合做手抓,羊排選擇帶軟骨的那段更佳。
肉吃好,來一碗原湯,再美不過,很簡單的一道硬菜。
食材:羊排、羊脖、姜片、花椒、洋蔥、鹽
做法:1、羊排洗凈血水,冷水下鍋焯水,水燒開后撇去浮沫。2、另起一鍋同時燒水,水燒開了,將焯過水羊排夾到另一鍋燒開的凈水中。3、下姜片、花椒,切記手抓肉煮制過程一定不要加鹽!以保肉肉汁水豐滿,也無需加其他味料、否則會掩蓋肉肉的原香原味。4、加鍋蓋、小火燜煮,根據羊排的老嫩及食用習慣確定烹煮時間,喜歡有嚼勁的少煮會兒,喜歡酥爛的多煮會兒。嫩羊羔一般20-30分鐘出鍋,不確定的用筷子插一下輕松穿過,那一定是煮好了。5、洋蔥切細粒,備好鹽及孜然粉、辣椒粉。6、出鍋裝盤,一手抓肉,一手蘸鹽抹到肉肉上,開吃,原汁原味。盛一碗熱湯撒鹽和洋蔥粒,喝湯食肉,美哉。
2、奶豆腐
奶豆腐是用羊奶制成的一種豆腐,口感細膩,營養豐富,可以炒、煮、炸、拔絲等各種做法。想吃奶豆腐了,又不想吃外面賣的,就自己動手做吧。
食材:牛奶
做法:1、買回來的新擠無任何添加的鮮牛奶,放在無水無油干凈的盆子里,靜置24小時。2、發酵好后的奶嚼口,撇出來冷藏,可以拌炒米吃,拌面吃,夾饅頭吃,微微酸的味道,非常大的奶香味。3、2斤鮮牛奶出來一小小盒的奶嚼口,酸奶放進不粘鍋,小火熬,熬到乳清出來。過濾出乳清,得到的就是做奶豆腐的原料。4、1升的鮮牛奶,只有這一丁點的奶豆腐原料,剩下的乳清可以做飲料,冷藏的乳清半杯,冰塊適量,雪碧半杯,檸檬汁2片,可爾必思的味道,乳清味道是微微的酸,加上特別奶的后勁。5、先大火炒,炒出拉絲就差不多了,中大火炒制。炒好的奶豆腐冷卻。6、口感是渣不拉撒的,但奶味挺足的,微微酸,渣渣的口感。
3、蒙古餡餅
蒙古餡餅是一種具有濃厚蒙古特色的傳統食品,不僅口感鮮美,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用酵面包裹羊肉、白菜、蔥花等餡料,煎烙而成的一種餡餅,外皮酥脆,內餡鮮香。
食材:面粉、熱水、冷水、豬肉、醬油、鹽、蠔油、十三香、雞精、糖、蔥姜
做法:1、稱500g面粉,畫一個人字形,下面部分用100度燒開的水,燙三分之一。燙好的面,和干面揉搓在一起,搓成雪花狀,再加入少量溫水或者涼水,和成面團。2、剁好蔥姜和圓白菜,將大頭菜放鹽,去除一些水分,攥干盡量無水。3、前曹三肥七瘦的肉,先倒入十三香,然后倒入紅燒醬油,再放入蔥姜,放入菜,倒入味精,拌好的餡料。4、面粉需要揉三次,醒十分鐘揉一次,醒30分鐘后,搓成長條。5、揪80克一個劑子,手心略空心,轉面劑,使面劑上勁兒,更有筋性。6、面劑按扁,不要搟,包入餡料。盡可能多包,包好后,采用收攏法,收口時候可以用包包子的手法。7、包好后。面板上放油,面坯口向下放。把面坯拍均勻,翻面拍圓,兩面都要拍得薄厚一樣。8、電餅鐺預熱200度,鍋內放底油,烙餅的時候,正面(光面)要朝下,餅上有小氣泡,兩邊斷生,即可翻面。烙至兩面金黃,中間鼓起就熟透了。
二、做一事:祭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祭祀是蒙古貴族最高規格的祭祀活動。一般分為日祭、月祭、四季祭祀(春季白蘇魯克大宴、夏季淖爾大宴、秋季羯羊大宴、冬季特斯滿大宴)以及彌羊祭、公羊羔祭、諸臺吉祭等等。成吉思汗祭典每季、每月都有一定的講究和不同規格的形式。祭典形式上再現了蒙古民族古老的火祭、奶祭、酒祭、牲祭、歌祭等禮俗。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