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學派楊元相、鴻翎[臺]、劉晉元、時勇軍、李閩山、楊瑾、李意敏等誠摯推薦
任見:邪惡的劊子手英王亨利五世
01
阿金庫爾戰役,法英對決,法國敗了第一陣。
法國主力部隊的八千名進行步戰的重裝騎士潰不成軍,有些已經死去,有些未死但倒在地上失去知覺人事不省,有些陷于泥中被別人壓住動彈不得。
能動的昏頭昏腦往回跑,撞進第二陣的幾千名騎士中,使前面的混亂和悲劇一再重演。
此時在整個戰場的后方,法軍的第三陣依然完好無損,不少人騎在馬上,等著追擊潰逃的英軍。
02
法軍的第三陣將士目瞪口呆地看著戰局發展,眼看第一陣、第二陣都被消化掉了,現在自己該怎么辦?
他們的元帥、將軍都在第一陣中,有的戰死,有的被俘。第三陣這些沒什么行伍經驗的毛頭小子面面相覷,不知是誰開始掉的頭,大伙兒發一聲喊,四下散去。
戰斗告一段落,英國人紛紛扔掉頭盔,望著身邊一人高的尸體堆,坐在泥地里呼哧帶喘。
這時候一個信使飛馬送來緊急軍報,說英軍大本營遭法軍襲擊了。
03
在法軍的作戰部署中,并沒有偷襲英軍大本營的預案。英軍后方營地遭襲,乃系當地一些法國小領主的自發行動。
有人相信是阿金庫爾的領主帶領當地六百多個農民,劫掠了英國大營,搶走了所有的貴重物品,其中包括亨利五世的一頂王冠,幾把裝飾華麗的長劍。
在英國人的慌亂間,法軍第三陣沒有逃跑的大約六百名騎士在兩位爵士的率領下,又快速發起了最后的沖鋒。
悲哀的是,法軍重蹈了前面的覆轍。
04
如果法國人最后的不宣而戰突然反擊給英軍造成重創,他們就是扭轉戰局的英雄。可是他們失敗了,成了被譏笑的對象。
英王亨利五世頭腦冷靜,他知道在英軍周圍,依然是強敵環伺,一旦法國人恢復士氣,毫無疑問,他們會集中優勢兵力,再次圍攻。
亨利五世同時又頭腦發熱,不知是出于對未來戰斗的考慮,還是對軍需匱乏的擔憂,這時候他下了一道屠殺俘虜的命令,使他成了一個為當時和后世不齒的邪惡的劊子手。
05
幾乎所有英國騎士聽到屠殺俘虜的命令,都表示難以接受,他們拒絕執行這種不名譽的任務,甚至說為了贖金也不應該屠殺俘虜。
做了英軍俘虜的法國人,像奧爾良公爵,波旁公爵,都是大貴族,但此時此刻,即便是最高貴的門第,也無法保護身家性命,因為亨利五世讓兩百名弓箭手執行屠殺任務了。
英格蘭弓箭手出于民族感情,出于仇視和憤恨,他們拿出弓箭手的隨身小匕首,從法國軍人面罩的眼縫中插進去,兇殘、冷血、簡單、快捷。
06
法國俘虜手無寸鐵,身上還穿著重甲,沒有任何抵抗的機會和條件。
這種殘忍的屠殺,對中世紀的軍事浪漫主義而言,不啻是極大的諷刺,紳士之間堂堂正正的交鋒,最后竟然是如此邪惡的收場。
阿金庫爾戰役,法國方面死亡了五千名大小貴族,包括三名公爵、五名伯爵和九十名男爵,更有包括大元帥在內的一千多名貴族被俘,有的最終也未被贖回,加上一半的小兵步卒,法國過萬軍人血染黃土。
07
英國方面戰死的貴族有十幾個,其中包括約克公爵和薩福克伯爵,長弓手戰死者四百多人,但傷亡總數與法國人的比例令人咋舌。
亨利五世收拾疲憊之師回到加萊,等待合適的海風,十一月中旬回到英格蘭,歡慶他的勝利。
不過實際上,阿金庫爾戰役并未給英格蘭贏得什么可以稱道的利益。
阿金庫爾戰役被法國人認為是奇恥大辱。
08
戰役幾乎摧毀法國人的斗志,使法蘭西國王查理六世損失了近半數的朝臣。瓦盧瓦王室很快遴選新貴來填補空缺,但是整個國家的元氣卻不是很快可以恢復的。
公元1417年,英王亨利五世得到了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的支持,發動第二次侵法,于八月再次登陸諾曼底,相繼攻克卡昂、韋爾魯等地。
亨利五世盤踞諾曼底一年,終于控制了諾曼底大部。
公元1418年夏天,亨利五世攻打諾曼底首府魯昂。
09
號稱“堅不可摧”的魯昂軍民同仇敵愾,英勇抗敵,直到彈盡糧絕,無奈陷落。這時,整個諾曼底的抗戰結束了,亨利五世成為這片公爵領地的主人。
勃艮第公爵無畏的約翰是支持英國人的,他先是暗地里后是半公開地與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結盟。
約翰的態度滋長了亨利五世的兇暴,公元1418年秋季,在英國支持下,無畏的約翰占領了巴黎。
10
法國西南部阿馬尼亞克伯國的公主嫁給了奧爾良公爵路易一世的兒子,而路易一世是被勃艮第公爵暗殺了的,因此阿馬尼亞克派和奧爾良派一樣,憤恨勃艮第公爵。
勃艮第公爵無畏的約翰占領巴黎之后,法蘭西王室中大批阿馬尼亞克派官員被殺。
約翰也有猶豫,擔心將來亨利五世統治法國后又要吞并勃艮第。法蘭西王室一方呢,也在持續地采取措施“拉回”勃艮第。雙方遂商定在蒙特羅談判。
11
法國瓦盧瓦宮廷的談判代表是小查理太子,勃艮第是約翰。
然而,談判尚未開始,在蒙特羅的一道橋上,無畏的約翰被對手阿馬尼亞克派殺死了,時在公元1419年。
約翰的兒子菲利普三世在英國人的支持下繼任勃艮第公爵。繼任后,菲利普三世仍奉行反對法國瓦盧瓦王室的政策。
菲利普三世指控法王太子查理參與了殺害其父親的陰謀,并發誓要鞏固與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的同盟,將勃艮第公國發展為歐洲強國。
12
法蘭西經過一系列的失敗,此時整個國家的北部已遭英軍占領。法王查理六世也被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控制了。
公元1420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和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在巴伐利亞的伊薩博,簽訂了《特魯瓦條約》。
在《特魯瓦條約》中,法王太子被剝奪了繼承權,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為法國攝政王,并擁有在法王查理六世駕崩后繼承法國王位的權利。
13
《特魯瓦條約》設計了一個未來的“英法聯合王國” ,并將現有的法蘭西領土分成了三部分,由英王、勃艮第公爵,以及法王查理六世的太子小查理分別管治。
英王管治以巴黎為中心的法國北部,小查理管治盧瓦爾河以南的地區。法國領土上出現了南北對峙的格局。
《特魯瓦條約》還簽訂了一樁婚事:法蘭西國王查理六世的女兒凱瑟琳與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成婚。
14
依照《特魯瓦條約》 ,英王亨利迎娶了法國公主凱瑟琳,做了攝政又做了駙馬,不再以戰爭方式奪取法蘭西王位,只等著他那瘋癱多病的岳父去世后,合法地繼承了。
《特魯瓦條約》是英格蘭在法蘭西的一次勝利,它在法律上確認了英王對法國王位的權利——盡管奧爾良人從未承認過。
《特魯瓦條約》幾乎是為亨利五世量身定做的。奇怪的是,在英格蘭卻遭到抵制。亨利不得不向議會保證自己不會因為法蘭西而忽略英格蘭。
15
不惟奧爾良人,整個法蘭西南部都否認《特魯瓦條約》 ,他們說,趁著查理六世神志不清,簽署的條約根本就是玩笑,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
亨利五世滿心歡喜,備辦親事,迎娶了法國公主。
亨利五世得意至極,每每暗想:“我那瘋癲的岳父挨不了幾時了,他老人家一駕崩,法蘭西的錦繡山河便要落入我的手中。那時,我亨利君臨英倫,兼有法國,獨步歐洲,睥睨天下,誰人可以比擬?”
16
亨利五世手舞足蹈過了,帶著新婚妻子凱瑟琳回到英國,巡行各地,接受祝賀。
亨利五世可謂春風得意,然而他的輝煌轉瞬即逝。當他在政治上到達權力的頂峰時,死神悄悄走近了他。
公元1421年底,凱瑟琳在溫莎城堡為亨利五世生了個兒子。
17
亨利五世高興啊,命令鑄造專門的金幣,慶祝小亨利的誕生。
亨利五世激動啊,喝酒,喝!不意間喝出了胃腸炎,輾轉不愈,次年夏季病情惡化,竟崩在了他的法蘭西岳父前面。
亨利五世死后,他的繼任者發覺《特魯瓦條約》實際上已難以執行了,雙重王冠,最終沒落到他的頭上,也不可能順利落到他的后人頭上。
注:本文節選自任見著《封建西歐》上卷。全書(60萬字)目錄如下。
封建西歐任見著
目 錄
本書簡介 …………………………
上卷
第一章 山北和山南………………
第二章 內憂與外患………………
第三章 查理大帝登場……………
第四章 大法蘭克時代……………
第五章 教廷在煽動………………
第六章 美麗的埃莉諾……………
第七章 完勝布汶鎮………………
第八章 東征的鬧劇………………
第九章 卡佩的中興………………
第十章 騎士與國王………………
第十一章 加強版鼠疫……………
第十二章 領土光復戰爭…………
第十三章 哼哈兩個首領…………
下卷
第十四章 圣女與懦夫……………
第十五章 藝術的光輝……………
第十六章 老媽的運籌……………
第十七章 宗教戰火爆燃…………
第十八章 波旁王朝開基…………
第十九章 畫就強國藍圖…………
第二十章 傲岸的太陽王…………
第二十一章 歐洲大洗牌…………
第二十二章 金融大賭局…………
第二十三章 人本思想啟蒙………
第二十四章 風暴在孕育…………
第二十五章 天賦人權私產………
第二十六章 悲哀的國王…………
著者簡介…………………………
臺北張教授手持任見《曹操傳》臺灣版
1.多位北大博士推薦:任見先生的“名家漫說”,與眾不同的認識價值。
2.后山學派楊元相、鴻翎[臺]、劉晉元、時勇軍、李閩山、楊瑾、李意敏等誠摯推薦。
3.后山學派楊鄱陽:任見先生當年有許多思想深邃、辭采優美的散文在海外雜志和報紙發表,有待尋找和整理。
國家出版基金優秀項目《絲路密碼》
讀友您好!若您不想閱讀這個卷簾窗中的往期內容,經試驗可盡量撥動手機邊緣,以快速越過它。特此提示,謝謝您!
請點擊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