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美國對華關稅戰僵持不下,而早在2700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就用一系列“貿易戰”手段不費一兵一卒吞并鄰國,被網友戲稱為“古代版關稅戰鼻祖”。
管仲最經典的案例當屬“買鹿制楚”。當時楚國實力強盛,齊國難以正面抗衡。管仲便派人高價收購楚國活鹿,放出“齊王愛鹿”的風聲。楚國
民眾見販鹿利潤遠超種糧,紛紛棄農捕鹿,導致糧食生產荒廢。一年后,管仲突然停止收購,同時封鎖對楚糧食貿易。缺糧的楚國糧價飛漲,最終被迫向齊國低頭。類似的“經濟戰”還有針對衡山國的“高價買兵器”策略——齊國哄抬兵器價格,誘使衡山國全民打鐵棄農,最終因糧食短缺被齊國吞并。
對比今日美國關稅戰,兩者邏輯相似:通過貿易手段打擊對手經濟命脈。但管仲的“陰招”更注重長期布局,利用市場規律制造依賴性,而現代關稅戰則依賴行政禁令,容易引發反制。歷史證明,單純靠封鎖壓制難以奏效,反而可能像楚國一樣“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后,本國消費者承擔了超90%的額外成本。
管仲的故事說明,貿易博弈從來不只是“誰嗓門大”,關鍵在誰能抓住對方的經濟軟肋,又能穩住自家根基。這對今天依然是個提醒。美國關稅戰陷入僵局?2700 年前中國 “貿易戰鼻祖” 管仲早把 “產業絞殺” 玩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