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是1937年八路軍平型關大捷后,身穿繳獲的日軍呢子大衣留下的影像。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由工農紅軍新改編的八路軍115師立刻開赴山西前線。9月25日,115師在繁峙的平型關一帶,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一個運輸輜重大隊進行了一次成功的伏擊戰,首戰告捷。
平型關戰役中,八路軍消滅了運輸輜重大隊全部1000余日軍,擊毀了汽車100余輛,馬車200余輛;繳獲了日軍步槍1000余支,機槍20余挺,同時還繳獲了日軍大量軍用物資。這些軍用物資主要是日軍的被服裝備,以日軍冬季裝備居多,其中就有不少呢子大衣。
日本當年紡織業很發達,國家為軍隊裝備的被服,在當時世界軍隊中,也是比較排前的。平型關大捷八路軍繳獲的大批呢子大衣,是侵華日軍當年裝備的“昭和五式”軍用大衣(昭和五年為1931年)。日軍軍大衣為深黃色,又稱卡其色,采用呢絨(羊毛制品)面料制成。 大衣側面有兩個大口袋,帶有風雨帽,御寒效果很好。
八路軍來自工農紅軍,從來就沒有穿戴過羊毛制品的軍裝。這批日軍的呢子大衣(還有其它軍裝)繳獲后,按照統一供應標準,發放到部隊相當一級干部。干部們穿上嶄新的日軍羊毛軍大衣,也是開了“洋葷”。
按照我們現代人的了解,當年日軍的平均身高也就是一米五出頭,所以老百姓叫日軍是“小日本”。但是看八路軍穿上繳獲的日軍軍大衣后,也是非常寬大,雙袖過手,下擺過膝。為什么日軍非常矮小,軍大衣又做的那么寬大呢?
原因是日軍的軍大衣原本做的就很寬大,晚上睡覺能夠裹著當被毯;當年日軍雖然矮小,但八路軍身材也很精瘦,尤其是經過長期艱苦的戰爭環境,所以穿上日軍的軍大衣還略顯寬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