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等不了了,面對著國內的重重壓力,特朗普終于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4月11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下的備忘錄,擴大了豁免名單,名單中包含所有輸入美國的自動數據處理器、電腦、通信設備、顯示器與模組、半導體相關商品進口稅率,不受“對等關稅”影響享受豁免政策。
由于消息發的太過突然,還引發了不少美國人的懷疑。畢竟對于特朗普來說,政策朝令夕改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即便是美國媒體發了通告,大家還必須要等到白宮以及特朗普本人的確定。
不過由于趕上了星期五,特朗普又回到海湖莊園去打高爾夫了,沒有時間在社交平臺發文,美國記者開始不斷地打電話詢問白宮相關事項。
扛不住電話被打爆的風險,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發布了一份聲明來給特朗普擦屁股,在這份聲明中,沒有明確說是否給來自中國的產品免稅,但是重點強調了美國不能依賴中國生產的半導體。幾大科技公司決定向美國增加數萬億元的投資。盡快將產業鏈轉移回美本土。
隨后,白宮辦公室副主任斯蒂芬·米勒在 X 上發帖確認,特朗普簽訂的備忘錄中涵蓋中方,“這些電子產品,確定降至20%的關稅。
而特朗普此次的松綁可以說是基于現實利益考量的一種戰術調整。
1、他做了長期布局,向幾大科技公司施壓,將廠遷回美國本土,一是為了想掌握核心技術和供應鏈主導權
2、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特朗普正在籌劃建立太平洋海底的金屬儲備,對抗中國在電池礦物和稀土金屬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
雖然計劃做得非常好,但是現實卻是非常骨感的,即便是特朗普如此做,但是他想要的制造業回流依舊面臨著很大的困境
1、蘋果無論是從生產到零部件都嚴重的依靠亞洲供應鏈。
2、美國制造業的勞動力嚴重不足,養尊處優的美國人已經不能承受重體力的勞動了,除此之外,由于中國這些年的發展我們的半導體制造更多的是全自動化,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而目前美國嚴重缺乏相關技術人員,培養技術人員還是一個問題,要不然就如同蘋果前往越南,印尼和印度的工廠一樣,還有大量的依靠中國人。
雖然特朗普這種選擇性的豁免能夠幫助美國暫時解決困境,他的戰略調整也是為了謀劃長久的未來,但是他卻忘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現實中的經濟根本無法做到脫鉤。
他所認為能夠獲得勝利的關稅戰終將變成虛無縹緲的消耗戰。在他的關稅大棒,第一個受害者也已經出現,那就是美國的科技公司給特朗普來回折騰之后,還要花費巨資向特朗普表示,愿意將制造業回流遷往美國工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