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俄烏戰場制空權問題,一段時間內有這么一種說法,那就說俄軍S-400從未擊落過美軍F-16,而俄軍自己的戰機卻屢有被防空武器擊落的記錄,因此說明S-400不堪大用。甚至還有陰陽怪氣的說法,認為HQ-9B的技術來源是S-400,反推認為HQ-9B也一樣不行。但情況果真如此嗎?最近俄軍S-400防空首次擊落F-16,讓美軍王牌戰機從神話破滅,再次說明防空一種可以向上提升的體系對抗。
近期烏克蘭空軍在社交媒體發文,稱一架F-16型戰機被俄軍擊落。隨后俄方發布了相同信息,并且指出了關鍵信息F-16是被俄羅斯防空系統擊落的。那為什么這個信息很關鍵呢?
因為有網友認為F-16可能是被烏軍愛國者誤擊的,還不相信是俄軍防空擊落的,始終對美軍王牌戰機隕落抱有僥幸心理。而這次F-16不是被俄戰機空戰擊毀,而是被防空系統擊落,價值就更高了。
隨著一些烏軍信息源公開,細節也基本清楚了,這架烏軍F-16戰機在蘇梅上空就遭到了兩枚雙方防空導彈襲擊,隨后在庫爾斯克州蘇賈投擲滑翔炸彈后,返回途中又遭遇了第三枚防空導彈打擊最終被擊落。這說明F-16至少是干擾了兩枚防空導彈。其實F-16是擁有不錯的電子干擾能力的,比如其裝備的AN/AAQ-33“狙擊手”多徑雜波吊艙,以及AN/ALQ-131電子戰自衛吊艙,前兩枚導彈沒打中可能就是這個原因。但很顯然F-16沒有能躲開第三枚導彈,那么俄軍S-400是如何做到的呢?
可能有兩種戰術,第一種就是以SU-35S戰機戰機在更高空為S-400提供中繼制導的方式。因為烏軍F-16一般利用低飛雜波效應躲避雷達,而蘇-35的雪豹E雷達功率夠大,可以在高空監測F-16,然后把信息不斷傳回幫助防空導彈命中。順便一提當初我們引進若干架蘇-35,一部分就是看中了雪豹-E雷達。
當然這個戰術也不是憑空想的,就在上個月俄軍宣布在蘇梅境內擊落了一架F-16,就是用的這個戰術。雖然事后俄軍導彈數據鏈表明已經摧毀了F-16,但烏軍稱飛機已經安全返回機場。
第二種戰術則是S-400采用VTM制導的方式,這是一種改進的半主動制導方式,也就是導彈本身不發射雷達信號探測,而是把照射的目標信息下傳回S-400地面系統。由地面系統進行信息處理后發射導彈控制指令擊中F-16。這種打擊方式,導彈本身不負責制導,因此受F-16的干擾吊艙隱形比較小,缺點是S-400的92N6A雷達要持續照射,這就是需要防空系統離F-16戰機距離比較近。
不管俄軍這次采用的是哪種方式擊落的F-16,都說明俄軍在應對F-16戰機上已經積累了比較成熟的經驗,屬于是越打技術越成熟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換著方式的“折磨”F-16。尤其是烏軍F-16一般無法編隊出動,缺少F-35或者預警機進行電子掩護,因此S-400只要下點功夫打埋伏,還是很容易擊落F-16這種老式三代戰機的。
如果繼續看下去,這其實也是烏軍整體戰術體系脫節的原因,由于烏軍地面戰場的失敗,無法壓制對方的防空部隊在80公里外或更遠的地方,但卻要使用F-16深入庫爾斯克進行轟炸,那么被S-400逮個正著也是大概率的事情,就算這次三枚S-400攔截彈僥幸被躲過,那么下次F-16被擊落的概率只會更大。
總體來說,沒有任何一種武器是萬能的,一定是體系化對抗的決定勝敗,如果還在仰賴什么美軍王牌那就是坐井觀天了。這里要特別提醒一下周邊還在使用F-16,比如某島上的F-16V戰機,以及菲律賓即將引進20架F-16,越是把某種裝備奉為神器,最后的教訓就越是慘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