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莊里,半城陜壓
文圖/尋跡
有個千年名鎮叫莊里鎮
說起“三線建設”,那可真是新中國工業建設史上一次超級重要的戰略大行動。這決策來得快,動員的人多,規模大,時間還長,直到本世紀初,隨著三線企業慢慢退出歷史舞臺,這神秘的面紗才一點點被揭開。 在陜西渭南的富平縣,有個千年名鎮叫莊里鎮。就在這個地方,當時決定要建一座現代化的大型三線軍工企業,那就是陜西壓延設備廠,簡稱陜壓廠。
特別的稱呼:五號人
1966 年 12 月,陜壓廠開始籌備建設啦。這可是由沈陽重型機器廠、德陽中國第二重型機器廠和洛陽礦山機器廠三家一塊兒包建的。這三家廠接到任務后,那是一點兒不含糊,馬上組織骨干人員就往陜西跑。那些優秀的青年們,啥也不說,義無反顧地就走進了大山里頭。他們默默無聞,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就是為了咱國家的三線國防事業,那奉獻真是太大啦。
莊里鎮本來就是個千年古鎮,一條一公里長的大街把古鎮分成了南北兩邊。為了保密,也為了好管理,陜壓廠對外就只說通訊地址,叫富平五號信箱。所以啊,陜壓廠的工人就有了個特別的稱呼,叫“五號人”。
八年建設 終于投產
經過整整八年的建設,陜壓廠終于建成投產啦,一下子就成了一家大型的機械加工骨干企業。 廠部的辦公大樓和生產車間,就在莊里鎮的正北面。在白家溝呢,見縫插針地蓋了一些平房和簡易的二層樓,這是給職工當宿舍樓的。而且啊,先后在這白家溝還建了百貨商店、菜站、銀行、子弟學校。在張窯那邊呢,則建了糧油站、郵局、煤場,還有陜壓職工醫院。
一城莊里 半城陜壓 那時候的陜壓廠,鼎盛時期職工有四五千人呢!雖說廠子是在一個村子里,可那繁華的程度,一點兒不比當時的縣城差。每天一大早,高音喇叭就響起來了,播著新聞和文娛節目。廠里的人就聽著這喇叭,安排一天的生活、干活還有休息。周邊的老百姓也能在自家田地里種點小菜,拿到廠區去賣,換點零用錢。廠子還陸續裝了電視接收塔,修了燈光球場、工人文化室,還有好多文體場所,買了不少文體器材,就是為了讓職工們業余生活能豐富點。 都說“一城莊里,半城陜壓”,真不是吹的。
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如今的陜壓廠還在不停地飛速發展,有了更先進的設備,更高科技的產品。不過啊,那些建于四五十年前的老廠房車間,也已經露出了幾分歲月的痕跡。墻上的標語,經過這么多年的風吹日曬雨淋,可還是能看出那筆跡工整清晰。每次看到這些,都能讓來來往往的人想起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想起當年那些為了陜壓廠付出的人們,心里就滿是敬佩和感激。他們的努力和奉獻,才有了今天的陜壓廠。雖然時代在變,可這段歷史,永遠值得咱們記住,永遠值得咱們懷念。希望陜壓廠能一直發展下去,越來越好,創造更多的輝煌! (文圖來源:今日頭條 作者尋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