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案例一
2025年3月31日,白銀市居民王某在家看視頻時認識一陌生網友,該人稱可以教王某開設網店掙錢,王某同意后按對方要求下載了一款APP,注冊登錄后客服又引導王某點擊其發送的陌生網址,并稱是他們經營的站內網店。接著客服讓王某充值囤貨,稱新店可以每月替王某墊付3000元貨款,王某深信不疑遂向對方發送的收款碼進行轉賬。后續經營過程中網店余額不斷上漲,且對方每月會通過不同賬戶向王某轉賬幾百到兩千元不等。某日客服稱有大筆訂單,但庫存不夠需王某購買京東E卡給客服由他們進行補貨,于是王某購買多張京東E卡并將卡密告訴對方,但對方仍要求繼續補貨,王某意識到可能被騙,遂要求提現,客服稱積分不夠需轉賬30000元充值才能提現。王某這才意識到被騙,立即到公安機關報案,共計被騙84521元。
防范提示:騙子通過短視頻平臺發布引流廣告,謊稱開設網店,進而騙取受害人高額會員費、網店進貨費等。詐騙團伙實行公司化運營,開設多個部門,分工明確,且生意的好壞都是內部人員專門定制,逐步誘導受害人在嘗到甜頭后投入更大資金。不要輕信聲稱能帶你發財的人,涉及財產安全,一定慎之又慎!
案例二
2025年4月2日,白銀市居民宋某上班時收到一冒充某金融的貸款逾期信息,宋某誤以為是自家孩子玩手機時貸的款,后點擊短信附帶的鏈接下載了該金融APP。通過手機號碼驗證注冊登錄后宋某發現里面確實有自己的個人信息和貸款項目,于是告訴客服自己沒有收到這筆錢,客服稱這筆錢因懷疑騙保被國家金融凍結,需要繳納20000元解凍金就可以到賬40000元。宋某通過對方發送的收款碼轉賬后,進行提現又被提示失敗,便詢問客服,客服稱需再繳納80000元讓賬戶對流資金,隨后宋某轉賬時經家人提醒才意識到被騙,遂到公安機關報案,共計被騙20000元。
防范提示:遇到關于貸款或投資的信息,先與銀行或官方渠道核實,警惕虛假冒充的短信和電話。如果需要通過網絡方式貸款,務必從手機官方應用商城下載正規貸款APP,切勿點擊陌生網址鏈接申請貸款,謹防誤入虛假APP或釣魚網站,凡是在放款前以交納“手續費、保證金、解凍費”等名義要求轉賬刷流水、驗證還款能力的都是詐騙。作為家長要加強對手機的監管,關閉不必要的手機支付功能,盡量不要讓孩子知道支付密碼,以免受騙后進行大額轉賬。
每周警情:2025年3月31日至4月6日,全市共發生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7起,虛假投資類詐騙4起,虛假購物、服務類詐騙4起,刷單返利類詐騙3起,冒充客服類詐騙3起,網絡交友類詐騙3起。
警方提醒:廣大人民群眾在轉賬匯款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強辨識,不輕信、不貪心、重核實。如被騙,請及時撥打110或96110反詐專線報警。
★來源:白銀公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