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亳州,芍藥含苞,藥香滿城。4月13日,記者跟隨“春游江淮請您來”采訪團,穿行于這座千年古城的街巷與山水之間,一幅融合歷史、文化與養生的文旅畫卷徐徐展開。
踏入華佗百草園,仿佛一腳踩進漢魏時期的“本草世界”。9.9米高的華佗塑像巍然矗立,藥葫蘆懸于腰間,目光如炬望向遠方。“華佗誕辰是九月九日,這高度寓意長長久久的醫者精神。”導游話音未落,幾位游客已湊近塑像前的道地藥材分布圖,指著“川藥”“藏藥”區域討論起來。浮雕墻上,金木水火土五行交織成中醫理論的脈絡,一位老者感嘆:“陰陽調和,這才是中國人養生的大智慧!”
厚樸民宿內,藥膳的香氣與古色古香的裝飾令人沉醉。期間,恰逢重慶一家中醫藥企業在此團建,團隊成員郭渝波感慨:“亳州是中醫藥文化的‘活化石’,這里的中藥材交易占全國六成,來亳州不看藥,等于白來!”走進中醫藥文化博物館,華佗坐診的場景復原、VR體驗的互動項目,讓參觀者沉浸式感受“外科鼻祖”的醫者仁心。
“咖啡里加陳皮?有意思!”本草咖啡館里,游客們對著菜單嘖嘖稱奇。店員端上一杯泛著藥香的拿鐵,品嘗一口,陳皮與咖啡的不同醇香碰撞出奇妙的滋味。店員熱情推薦:“月底芍藥盛開時,這里會變成粉色花海,歡迎再來打卡!”
午后,漫步至花戲樓。鑄鐵旗桿上的飛鳳雖已“成雙飛去”,但殘留的24只風鈴仍隨風輕吟。導游指向山門磚雕:“不足兩寸的青磚上雕了115個人物,每一幅都是戲文經典。”戲樓木雕更是精妙,600多個三國人物不用一根釘子,全憑榫卯拼接,引得游客連連驚嘆:“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穿過花戲樓,亳州老街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白布大街的黑白建筑詮釋著“太極陰陽”的哲思,爬子巷里竹耙、鐵鏟的叮當聲仿佛穿越時光。“這條街以前專營藥材工具,現在還能找到老手藝人編竹筐。”一位店主低頭忙活,頭也不抬地說道。北關歷史街區的店鋪“修舊如舊”,藥鋪、鐵匠鋪、秤桿作坊鱗次櫛比,市井煙火與歷史余韻在此交融。
“曹操的‘地下長城’可比迷宮還厲害!”踏入曹操運兵道,導游的講解瞬間點燃好奇。貓耳洞、絆腿板、雙層“立交橋”……千年前的軍事智慧令人嘆服。一位游客貓腰鉆進單行道,打趣道:“這要是打仗,敵人肯定暈頭轉向!”地道盡頭的譙望樓,曾是曹操與文人飲酒賦詩之地,如今憑欄遠眺,仿佛仍能聽見建安風骨的慷慨長歌。
傍晚,湯王溫泉的熱氣裊裊升起。中藥藥浴池中,艾草、當歸的香氣沁人心脾。“華佗五行池能調節陰陽,泡完渾身舒暢!”一位游客靠在池邊感嘆。度假區將鍶泉與藥材結合,打造出30多個特色泡池,既有“激情造浪”的動感,也有“抱樸農耕”的靜謐。工作人員笑道:“春天泡溫泉,活血又養顏,正是好時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曹操筆下的豪情,恰如今日亳州的寫照。千年藥都、三國故里、康養勝地,每一面都令人流連,也正如老街一位老人所言:“亳州的魂在歷史里,但它的活力和新意,永遠在路上。”
這個春天,不妨來亳州,飲一杯藥香咖啡,探一段地下奇觀,泡一池養生溫泉,在古老與現代的交織中,于古城亳州,邂逅屬于你的“詩和遠方”。(記者 孟一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