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林秀蘭,今年48歲,初中學歷,婚姻狀態是已婚,有一個兒子,現在已經在外地工作。
我們住在一個不大不小的小城市邊緣的老舊小區里,房子是我和丈夫結婚時婆家出的首付,我們夫妻倆一起還的貸款。
丈夫叫劉志國,比我大三歲,是一家私人五金廠的技術工人,工作雖不體面,但勝在穩定,我也一直在一家食品廠里做包裝,雖然辛苦,但也算勤勤懇懇地把這個家撐了二十多年。
我們家是典型的傳統家庭,丈夫的父母住在鄉下,小叔子和小姑子都在外地打拼。
婆婆一向強勢,尤其重男輕女,丈夫是她的寶貝兒子,對我這個外姓人從來不待見。
這些年,她只要一來城里,總要挑出一堆毛病來數落我,什么飯做得咸了,衣服洗得不干凈,兒子瘦了都是我的錯。
早些年為了孩子,我忍著;后來孩子大了,我也學會了不再討好,但也沒撕破臉——畢竟是長輩。
小叔子家有個兒子,今年高考,前些天我還聽丈夫說起,說是考得不錯,有望上重點大學。
那天他一邊說著,一邊低聲嘀咕了一句:“要是這小子真考上了,咱得提前搬出去。”我一頭霧水,問他為啥,他說:“你不懂,我娘那脾氣,你等著吧。”我只當他胡說八道,沒多在意。
可沒想到,十五天后,我還真是被“叫罵”到了門口。
02
事情的轉折點,確實是從小叔子家孩子考上大學開始的。
那天晚上,丈夫回家后悶悶不樂,我問他原因,他卻支支吾吾地不說。
后來我翻了翻他的手機,才看到婆婆群發的語音消息,語氣是喜氣洋洋的,但卻帶著一股莫名其妙的“命令感”:“咱家大孫子爭氣,考上了重本,是咱老劉家的榮耀,現在他要來城里讀書,你們那房子空出一間來,我讓他住過去,省點房租錢。”末了還加了一句:“你們是哥哥嫂子,該讓一讓的。”
我看完氣得發抖,心想我們一家三口擠在這套兩居室里,孩子房間都舍不得動,怎么就該“讓”出一間來?
而且那是我和丈夫一起供的房子,婆婆一句話就要我們騰房?
我當時就質問丈夫:“這房子是我跟你一起還貸款供起來的,憑什么讓人來住?”丈夫卻只嘆了口氣,說:“我娘就那個脾氣,你不讓,她早晚得來鬧。”
我不想讓步,但丈夫卻提出了一個讓我更加意想不到的主意:“實在不行,我們先搬出去,去你廠邊上租個房子住,反正你上下班也方便。”我差點沒氣昏過去,問他:“咱們搬出去,給人家騰地方?
你到底是不是這個家的男人?”他卻一副怕事的樣子,說:“我娘要是真來鬧,廠里人都知道,還不得笑話死我?”
那晚我們大吵了一架,最后丈夫摔門而出。
我一個人坐在沙發上,越想越委屈。
我們結婚二十多年,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兒子小時候發高燒,我一個人背著他去醫院;他下崗那幾年,我一邊打工一邊操持家務……可如今我卻要為了“婆家的榮耀”讓出自己的家?
沒想到,事情比我想象的還要快。
第二天丈夫下班回來,居然真的帶回一張租房合同,說已經找好地方了,就在我廠附近,一個小單間,水電齊全,廚房有點簡陋,但夠住。
我看著他遞過來的鑰匙,氣得手都在抖:“你真是有你娘的風范,什么事都自己決定,從來不問我意見!”他低下頭,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我不想鬧得太難看……”
我沉默了,我知道這不是一場簡單的爭執,這是一種隱忍多年的情緒爆發——我一直努力維持的家庭,如今像個笑話一樣,被婆家的“家族利益”輕輕一推便土崩瓦解。
我們在那個小單間里住了半個月,我每天上班,下班后就在小廚房做點簡單的飯菜。丈夫晚上回來后總是沉默不語,有時偷偷抽煙。日子過得像一場無聲的冷戰。
直到第十五天,我正在廠里干活,一個關系不錯的同事突然跑進來找我:“秀蘭,你家門口有人在大罵,說是你婆婆,說你不孝順,把她孫子趕出家門,還罵得挺難聽的!”
我腦子“嗡”的一聲,連衣服都沒換就往家趕。
到了小區門口,人果然圍了一圈,婆婆站在我家門口,嗓子高得像裝了擴音器:“你個掃把星,住了我家的房子,還不讓我們孫子進門?
你當年嫁進來,啥都沒有,吃的是我家,住的是我家,現在翅膀硬了是吧?”
我沖上前去,強壓著怒氣問她:“媽,這房子是我和志國一起供的,憑什么你一句話就讓我們搬出去?”
她冷笑:“我兒子是劉家的,這房子當然也是劉家的,是我孫子將來要用的,難道要便宜了你們外姓人?”
我徹底明白了,在她眼里,我永遠是個外人,連我兒子在她心里,恐怕也沒有小叔子的兒子重要。
周圍鄰居有人開始指指點點,我聽見有人說:“哎呀,這年頭還有這種婆婆,親兒媳也不放過。”我心里一陣酸楚,卻也感到一種莫名的釋然——原來不是我做得不夠好,是我根本走不進她的“家”。
丈夫后來趕來,婆婆還要罵,被他攔住。他第一次對婆婆大聲說話:“媽,房子是我們兩口子供的,你不能這么不講理。”婆婆氣得臉都綠了,指著他鼻子罵:“你是個沒用的東西,連媳婦都管不住!”
那天之后,婆婆回了鄉下,但我們和她之間,像是徹底斷了一道線。
03
搬回自己的家后,我站在陽臺上,看著那片熟悉的小區,心里卻五味雜陳。
丈夫開始試圖修復我們的關系,每天早早下班,幫我做飯,洗碗,有時還會主動陪我散步。
兒子打電話回來時,我只說:“家里挺好的,你別擔心。”其實我知道,有些傷口,是表面看不出來的。
我和丈夫之間,雖未真正和解,但也不再像從前那樣針鋒相對。
我們都在試著適應這種有界限、有分寸的相處方式。
婆婆那邊,再也沒來過電話。
我知道,她不能接受我這個“外人”不再聽她的話,也許她還在等,小叔子的兒子大學畢業后能把房子“收回來”。
但我已經不怕了。
人生走到這個年紀,我終于明白:婚姻不是忍讓換來的安穩,家庭也不該是權力的博弈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尊嚴和界限劃一條清晰的線。
也許以后還會有風浪,但我已學會不再退讓。因為這一次,我終于站在了自己的人生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