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貝殼財報一出,所有人盯著兩個數字倒吸涼氣:2024年凈利潤暴跌30%,高管年薪卻飆到7億!放眼整個地產圈,恒大、碧桂園那些年薪億級的高管都只能算“弟弟”。
1、
年薪7億的“打工皇帝”,靠什么榨干貝殼?
當普通中介經紀人還在為開單發愁、連點外賣都要精打細算的時候,貝殼的幾位高管卻每人年薪輕松過億、連漲三年。
2021年是彭永東任董事長兼CEO的首年,年薪847.8萬元。2022年,樓市急劇下探,貝殼該年營收同比下滑24.87%,營業利潤同比暴降487%,歸母凈利同比暴降164%,彭永東的年薪卻飆到了4.75億元,聯合創始人單一剛的薪酬也達到了3.55億元。2023年,彭永東的薪酬漲到了7.13億元,單一剛年薪達到5.29億元,同比漲幅分別達到50%、49%。
貝殼這兩位高管連續兩年大幅漲薪、兩人合計兩年領走近20億,引起了巨大爭議。面對質疑,貝殼解釋高管收入主要來自股權激勵。2024年,他們的薪酬會如何,外界暫未可知,但坊間猜測肯定不會讓人失望。
▲貝殼2024年歸母凈利下滑超三成
有投行人士直言:這就是用公司利潤給高管發紅包,基層經紀人和股民成了韭菜,肥肉全進了自己碗里。
2、
從鏈家到貝殼:左暉的遺產,成了誰的提款機?
轉眼之間,貝殼創始人左暉離世至今已快4年了。左暉生前最常說“做難而正確的事”,他打造的鏈家曾是行業清流:真房源、透明交易、經紀人高提成。2018年,左暉成立貝殼找房,2020年8月將之推上美股上市,他的個人財富也迅速膨脹,2020年曾以1374億元財富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15位。但自從他2021年猝然離世,貝殼的畫風徹底變了。
▲左暉
左暉去世后,42歲的彭永東接棒貝殼董事長,同時還繼續擔任CEO。彼時,彭永東充其量仍是貝殼的高級經理人,但隨著該年7月,左暉家族信托將B類股投票權委托給彭永東與單一剛,至此以其為核心的貝殼管理層拿到了貝殼的控制權。
左暉發明的ACN(經紀人合作網絡),本意是打破信息壟斷,讓經紀人共享房源。而如今卻成了貝殼“割韭菜”的鐮刀:每成交一單,貝殼從買賣雙方抽取高額傭金,門店每月還要交平臺使用費,哪怕沒開單,這筆錢照收不誤。老員工懷念左暉時代:經紀人提成最高70%,五險一金齊全,甚至給新人發無責底薪。而現在,新人要簽“借薪合同”——不開單就倒欠公司錢。
3、
吸血的貝殼,如何綁架了中國樓市?
貝殼最可怕的不是高管的天價年薪,而是它早已滲透樓市的每個毛孔。被吸血的不僅僅是內部員工,貝殼已經把這根吸管插進了整個房地產生態。
2024年,貝殼總交易額3.34萬億,占全國二手房交易的半壁江山。貝殼全國有4.6萬家門店,45.9萬經紀人,靠著新房、裝修、租房“一體三翼”戰略,把手伸向樓市每個角落。
貝殼就像個超級“二道販子”,左手捏著房源,右手握著買家,你想買房賣房,不走貝殼?門都沒有!貝殼確實讓交易效率高了,但也把成本全轉嫁給了業主和買家。貝殼“買賣通吃”,雙向收中介費,啥行情都能賺錢——房價漲,它賺;房價跌,它也賺。業主高位買房,虧本賣還得交中介費,剛需買家上車,背著高傭金和貸款,個個苦不堪言。
▲青島貝殼簽約中心山東路旗艦店
有人說:左暉搞的是行業升級,現在這幫人搞的是財富轉移。當左暉的“長期主義”變成彭永東的“暴富密碼”,一個靠吸干普通經紀人血汗堆出的高管天價年薪,遲早會被反噬——就像暴雷的恒大,最終由購房者來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