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開始,一場大風席卷了大半個中國。對于北京而言,這次大風的威力主要體現交通大范圍停運;對于廣東而言,這次大風的威力則體現在罕見的黃沙漫天。因此,很多廣東IP的自媒體博主都在cue蒙古國,“蒙古國,能不能管好你家沙子”。蒙古國,一片對于國人而言沒有什么存在感,但每次被提起,都能讓人十分意難平的土地。
顯然,相比于包括廣東人在內的南方人,還是包括北京人在內的北方人對于蒙古國更加熟悉。無他,唯距離近而已。廣東人借著這次大風的機緣,才能有機會見識一次的蒙古國沙塵,對于北方人來說,那可早已是司空見慣的存在,時不時就要跨越國境線洗禮一次北方中國。透過近兩年沙塵暴的頻率增加,北方人能直接得到一條信息,便是蒙古國的沙漠化情況在加劇。如果再作進一步引申的話,還能得到一條信息,便是蒙古國這片土地,自古至今始終都對中國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單單從荼毒北方的沙塵來說,無力遏止土壤沙漠化的蒙古國,就讓中國在北方治沙的成效打了折扣,中國固然能管好自己的事,但架不住“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蒙古國拖后腿。
在國內網絡上,蒙古國一直是個令人意難平的存在,要么是中國人出于“自古以來”的故土情結,要么便是蒙古國拎不清現實的反華騷操作。說到自古以來,在知乎平臺上,一直存在著關于外蒙獨立對中國是利是弊的討論,除去極個別的“陰陽帖”,絕大多數回答都一邊倒地認為這事兒“弊大于利”。從最樸素的愛國之情而言,國家的領土疆域沒有一片可以放棄。從現實利益而言,外蒙的區位和資源稟賦,對于中國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巨大價值。外蒙獨立是國家積貧積弱特殊時代背景下,遭遇境外強權趁火打劫無可奈何的結果,絕非反復衡量取舍之下的主動放棄。這段歷史,無論再怎么挖空心思地用詞遣句,來進行“喪事喜辦”地勾勒描畫,都改變不了這是一段屈辱史的事實。
不過,但凡在網絡上多看一些關于蒙古國的信息,都能明白,當下,蒙古國整體上對于中國人并不算友好,這里面的歷史因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外蒙事實獨立之后的幾波清洗帶走了存量的親華派,反華教育則斬斷了親華派群體增量出現的可能……總之,從蒙古國的現狀來看,“自古以來”派人士的期待有些不切實際。但是,事情也未必全然不可能。畢竟,因國家積貧積弱而失去的土地,大可以在國家富強之后再行圖謀。至于錯誤歷史下形成的錯誤觀念,這里大概能夠讓藏傳佛教來展現正本清源的價值了。外蒙古民眾大都是虔誠的藏傳佛教信徒,在清朝以來的歷史上,外蒙過地區同中國的歷次分分合合,都離不開哲布尊丹巴這面旗幟的影響。話說回來,無論是從現實的治沙,還是從歷史出發的樸素感情,蒙古國都是很多國人的意難平,但這份意難平大概不會一直難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