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曾經有一個膠南縣,后來叫黃島區,還叫西海岸,這里的常住人口剛剛超過200萬,2024年GDP達到5261億元,占青島市GDP的31%,差不多到了三分之一的比例。
青島是德國殖民者來了后才有的名字,有這個名字的時間100多年,而膠南縣這個地方,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很有名氣了,當時叫瑯琊郡,秦始皇曾經到這里,讓徐福出海找仙藥。
大家都知道有一個電視劇叫《瑯琊榜》,臨沂人還念念不忘地想把城市的名字改為瑯琊,安徽也有個地方叫瑯琊鎮和瑯琊山,浙江還有瑯琊山,估計有好多人沒有想到,這幾個地方的人說的瑯琊,都是起源于膠南縣的瑯琊。直到現在,原來的膠南縣還有瑯琊鎮,還有一個風景區叫瑯琊臺,大名鼎鼎的瑯琊王家就是起源于這里,最為知名的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
別的地方的人都爭瑯琊這個名字,沒有聽說過青島人爭著叫瑯琊吧,也很少有青島人來證實所有的瑯琊都出自他們的西海岸。
自從秦朝時期設立瑯琊郡以來,膠南縣的這些地方大多時候叫瑯琊郡,有一部分屬于東海郡,民國前都是膠縣地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我們在這里建立了膠南根據地,建國后新設了膠南縣,聽聽這些名字,都有明顯的山東屬性,只要聽到名字,肯定想到山東。
1958年,原屬于昌濰地區的膠南縣劃歸到青島,1961年又劃回昌濰地區,1976年,從膠南縣劃出來一個黃島區歸屬青島管轄,連干部都是從昌濰地區調配的,一起劃歸到了青島。
更令人奇怪的是,2012年,黃島區和膠南縣重新合并,合并后的地區名字居然叫黃島區,為什么就不能叫膠南區呢?更令人奇怪的是,2014年,包括了膠南縣的黃島區被命名為西海岸新區,為什么還是不能叫膠南區呢?山東位于大陸的東側,根本就沒有地方叫西海,更談不上有地方叫西海岸。
瑯琊、膠南這樣的名字,都是帶有鮮明的山東齊魯文化特征,只聽名字就知道歷史悠久,中國人了解山東齊魯文化很普遍了,聽到黃島,還有所謂的西海岸,誰還能想到這些地方在山東?
這就是去山東化,如果你認為小題大做,你再想一想,平度、即墨、膠州這些地方的年輕人,大約1990年后出生的,為什么愿意稱為青島人,不愿意當山東人,這是不是去山東化的結果呢?
在網絡上,與山東人打口水仗的,大多是平度、即墨、城陽等原來隸屬山東的青島郊縣的人,如果你翻開關于山東齊魯文化的評論,你肯定會看到青島人對齊魯文化的抵制,他們就是認為齊魯文化是愚腐的、落后的,青島人宣揚的是海外文化。
德國人為什么在青島登陸?就是因為這個地方不好發展,比較落后,德國人才有機會選擇清政府不設防的地方登陸,青島港不會像上海港那樣輻射內陸,因為它缺少連接內陸的大河,沒有河流作為文化紐帶,老青島人的文化就是與山東內陸的文化格格不入。
說到這里,為什么反對青島去山東化的做法?想找原因,就看看俄烏沖突吧,戰爭打了三年多,死了那么多人,有消息說烏克蘭人打沒了一代年輕人,兄弟民族打得這么慘烈,是從哪里開始的,是不是從還是兄弟的時候調整地域管轄開始的,是不是烏克蘭年輕人去俄羅斯化開始的。
如果大家說這個想法是杞人憂天,把克里米亞劃到烏克蘭的時候,有沒有人想到今天持續了三年的俄烏沖突。看看青島球迷對山東球迷的敵視,你有沒有想到海妖營和亞速營。海妖營和亞速營是年輕人的組織,而敵視山東足球的那些青島海牛球迷,可是有很多球迷是超過50歲的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