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許立波 每經編輯:馬子卿
日前,安科生物(SZ300009,股價8.01元,市值133.9億元)披露了2024年年報,公司于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約25.36億元,同比減少11.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07億元,同比減少16.56%。在產業競爭加劇、終端市場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作為國內市場僅次于長春高新的生長激素生產廠商,安科生物近年來也在積極轉型、拓展抗病毒、腫瘤治療等領域以擺脫單一產品依賴。
視覺中國圖
4月10日,在安科生物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關于“去年業績承壓的原因以及未來發力方向”的提問,公司管理層表示:“去年業績主要受宏觀經濟等影響,公司積極布局腫瘤藥創新領域。”
生長激素競爭愈發激烈
公司2024年財報顯示,安科生物母公司致力于基因工程藥品、生物檢測試劑的研發、生產、銷售,子公司業務涵蓋現代中成藥、化學合成藥、多肽藥物、法醫DNA檢測、細胞藥物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其中,短效生長激素“安蘇萌”是安科生物的營收支柱。
據安科生物此前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披露的數據,公司2023年生長激素銷售收入接近合并收入的70%,母公司實現凈利潤7.63億元,其中主要為生長激素貢獻。
安科生物盡管2024年年報未披露生長激素的具體銷售數據,但將業績未達預期的原因歸結于“公司主營產品生長激素的銷售收入出現下滑,導致公司整體營業收入未能實現預期增長,進而影響了凈利潤的提升”,可見“安蘇萌”系列產品仍然是公司營業收入的重要來源。
不過,由于國內生長激素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且短效生長激素在部分省份已被納入集采,終端價格和利潤空間逐漸被壓縮。2022年8月,廣東省牽頭的地方聯盟集采首次涉及生長激素。從中選/備選結果來看,中選及備選劑型均為粉針劑,金賽藥業和聯合賽爾產品中選,相對最高有效申報價的降幅分別為52.46%和28.98%,安科生物進入備選名單。
同時,隨著長效生長激素的技術逐步成熟,越來越多藥企競逐該賽道,生長激素市場的結構正加速調整。截至目前,長春高新的金賽增雖然仍然是國內唯一獲批的長效生長激素產品,但特寶生物的怡培生長激素注射液、維昇藥業的隆培促生長素,以及諾和諾德的帕西生長素注射液均已申報上市。
而安科生物的長效劑型,前景并不是很明朗。目前,公司共有兩款長效生長激素在研,分別為采用Fc融合技術研發的“AK2017注射液”以及基于聚乙二醇偶聯技術開發的“長效PEG化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其中前者正在開展Ⅱ期臨床研究,后者則在多年前就已披露稱處于“報產前的驗證階段”,但目前仍未有新進展。
記者還注意到,在安科生物2024年年報中,“長效PEG化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的研究”原本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研發項目,期初余額為2488.30萬元,但本期卻轉入了當期損益,未確認為無形資產。
由于“長效PEG化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遲遲未能報產,有部分投資者曾在互動平臺質疑該項目是否已經終止。對此,安科生物方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解釋稱:“這個項目還在繼續推進。鑒于我們與維昇藥業建立合作,且我們自己的長效FC融合蛋白即將進入Ⅲ期(臨床),基于會計處理謹慎的角度,因此將該項目由資本化轉費用化了。”
戰略投資“競爭對手”
3月21日,維昇藥業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今年登陸港交所的第一家創新藥企,也是港股“生長發育第一股”。目前,維昇藥業的核心在研產品也是一款長效生長激素。
根據維昇藥業招股書,隆培促生長素是一款每周一次的長效生長激素替代療法,用于治療兒童生長激素缺乏(PGHD)。該產品已在中國完成Ⅲ期關鍵性試驗,BLA(生物制品)申請已于2024年3月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公司預計獲批時間為2025年下半年。目前,維昇藥業仍然處于虧損狀態。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9個月,維昇藥業未有營業收入,相應的凈虧損分別為2.89億元、2.50億元和1.30億元。
盡管存在競爭關系,但安科生物卻選擇成為維昇藥業的戰略投資者,2月11日,安科生物宣布,公司擬使用不超過3100萬美元自有資金,通過全資子公司安科生物(香港)有限公司,作為基石投資者參與認購維昇藥業擬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發行的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并簽署《基石投資協議》。
對于已擁有完善的生長激素產品體系的安科生物,為什么選擇對尚未實現商業化、目前處于虧損狀態的維昇藥業進行基石投資?
對此,安科生物通過書面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公司對維昇藥業進行基石投資,主要是看好維昇藥業的核心產品管線——維昇藥業有多款同類首創(FIC)/同類最優(BIC)的生長發育管線。其中,隆培促生長素未來商業化前景廣闊,公司希望借此加速切入長效生長激素賽道;隆培促生長素與公司現有產品管線及戰略鋪排上有著高度的適配性,有助于公司強化生長激素領域的競爭力。
業內普遍認為,作為一家沒有商業化經驗的生物科技公司,維昇藥業可能會將隆培促生長素的商業化交由具備成熟銷售網絡的安科生物負責。對此,安科生物方面僅對記者表示,雙方未來希望在多維度開展深入合作,目前仍處于籌劃階段。安科生物方面并未透露雙方的具體合作形式。
安科生物方面還提到,雖然長效生長激素是未來生長激素的發展方向,但相對短效生長激素,其價格會比較高,所以使用的人群和短效生長激素的使用者有很大差別,對于不同患者,其產品也有差別,例如對于注射頻率較為敏感、依從性較差的患者,主力推廣長效生長激素,對于需要更精細調整生長激素劑量、病情較為復雜的患者,主力推廣短效生長激素。
安科生物稱,公司針對此種情況,將細分患者市場,針對不同的使用人群,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需求制定差異化的推廣方案,更好地發揮出兩種產品的協同效應,從而充分體現兩個品種的市場競爭力,提升公司在生長激素領域的市場份額。未來公司自研的FC融合蛋白生長激素的上市,可以豐富公司生長激素產品的管線。擁有不同的長效生長激素品種,有助于應對不同的用藥場景以及復雜競爭的可能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