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今天看到一個有趣的問題,一位美國網友在國外問答平臺上發問:“美國現在的雞蛋已經賣到1美元1個,這是不是中國的原因?”
她還補充道:“我家附近的超市一盒雞蛋已經賣到六美元了。算下來一個雞蛋就是一美元一個這么高昂的物價,簡直就是不合理的。
現在網上都在說,由于中國人對我們增加關稅,才導致我們的物價不斷上漲,所以為什么中國人的雞蛋就不會漲價呢?”
看到這個問題,我差點笑出聲來!雞蛋漲價確實在美國掀起了一場風暴,但是我們中國可不能背這個無中生有的黑鍋,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01
事情得從美國自家后院說起,2022年,一場高致病性禽流感迅速席卷全美,蛋雞呢像是被施了某種魔咒一般,大片大片地倒下。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在2024年的最后兩個月,就有1720萬只產蛋雞遭受禽流感感染而死亡。
雞蛋產量,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供應斷了線。
養雞的成本,也沒閑著,飼料價格,蹭蹭地往上漲,工人還不好找,雞蛋從地里到盤子里的每一步,都在燒錢。
供不應求,價格自然就像坐了火箭一般往上竄。這并非陰謀,而是大自然給美國農業的重重一擊。
我有個朋友在俄亥俄州逛超市,他親眼所見,禽流感一來,雞蛋進貨量,砍了一半,顧客卻擠破頭搶購。有一回一個老太太盯著空貨架,氣得直跺腳:“這日子沒法過了!”
02
說到中國,大家腦海里或許會冒出“全球最大雞蛋生產國”這樣的標簽。
沒錯中國雞蛋產量占據了世界將近四成,14億人每天早餐桌上的荷包蛋絕非擺設。
可你知曉嗎?中國所產的雞蛋幾乎未曾離開過國門,國內需求本身就很大。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明明白白:中國雞蛋的出口量少得十分可憐,在美國市場上根本就看不到它的身影。
我忍不住想,要是中國真能把手伸到美國雞蛋盤子里,那得多大的本事?
現實是美國的“蛋荒”是自家雞舍里的災難,和中國的雞籠子八竿子打不著。
中國人忙著炒自己的蛋,美國人卻在為自家空盤子發愁,這畫面怎么看怎么滑稽。
03
這場“蛋荒”算是讓我看清了一件事,美國的雞蛋供應鏈,脆弱得就像是個玻璃杯一樣。
美國的蛋雞養殖,太過集中了,大農場一旦出事,便是如同雪崩般的效應。
禽流感一撲過來,雞蛋生產直接就癱瘓了,恢復起來,那速度慢得跟烏龜爬行一樣。
反過來看中國,小農戶遍地開花,一個地方倒了,而其他地方還能撐著。
這種差別就如同把雞蛋全都放在一個籃子里,亦或是分別放置。倘若那個籃子翻了,其結局可想而知。
我小時候,在鄉下曾見過養雞。雞舍散落在村里的各個地方,一家丟了幾只雞,而另一家還能補上。
美國那種大廠模式,看起來威風凜凜,可一旦出了問題,就會亂成一團。
供應鏈這一事物,并非越大就越好,而是需要具備彈性,這樣才能夠扛得住風雨的洗禮。
所以關于“美國雞蛋已經賣到1美元1個,這是否是中國的原因?”的答案便清晰明了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其他國家的網友對這個問題所持的看法。
一位來自泰國的網友評論道:“中國人的雞蛋不漲價,是因為他們只要每個周末就會去跟上帝禱告一下,上帝就會送給他們雞蛋。
不過我好像聽說你們也經常去教堂禱告的呢,為什么你們的上帝不給你們送雞蛋,難道你們雙方信奉的上帝不是同一個人嗎?”
不不不,我想說我們才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就打擾上帝。
另外一位來自德國的網友評論道:“中國人雞蛋不漲價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超級蛋機工廠。
據說一幢專門修建給母雞居住的建筑,里面養著上百萬只專門生蛋的母雞。
那些母雞的飼養都是全自動化的模式,雞蛋也實現了自動分解,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了效率,也可以避免經常有人進出所引起的疾病風險。
中國人一直都在努力保證食物的供應,他們希望通過努力讓食物的價格變得更低,而西方更想讓食物賣得更高。”
不得不說,德國人的見識還真是與時俱進,不像一些夜郎自大的國家。
一位來自葡萄牙的網友也深表同感,他說:“其實不單單是雞蛋,中國的蔬菜種類和價格都是極其低廉的。
或者說是他們的基礎食物保證是很充足的。
如果你們去過中國的菜市場里面,真的有很多很多完全不認識的蔬菜。
在中國人的理解里,餓肚子這是一件極為糟糕的事兒,故而在他們謀求發展之時,便將食物的供應,當作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你們還記得那次美國人想要做空中國人的大豆嗎?結果中國人的儲備完全是一個謎。”
不出意外,韓國網友又開始帶節奏了,一名韓國網友評論道:“我承認中國人的雞蛋產量確實達到一個驚人的地步。
這也能說明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中國人的雞蛋保存技術過于落后。
如果他們的雞蛋保存技術能夠更為先進些,這樣一來,他們便可以把雞蛋銷售到其他國家,從而賺取更多的利潤,而不是讓如此優質的蛋白質產品——雞蛋,在他們國家淪為廉價的食物。”
這個韓國網友可真是打臉了,韓國的很多東西就是從中國進口的,比如他們最愛的泡菜啥的。
最后是一位來自我國浙江的網友開玩笑說:“中國雞生的是中國雞蛋1人民幣,美國雞生的是美國雞蛋1美元。這不對上了嘛,沒毛病啊。”
不得不說,這位網友說得可真有道理!
總而言之,這場“蛋荒”讓我感慨萬千。
雞蛋雖是小東西,卻能掀起大波瀾。
美國人慌了,而中國人淡定,這背后是兩國農業路子的不同,也是全球化下,誰更抗揍的較量。
我不信什么陰謀論,只覺得這場漲價,是個警鐘:別把所有雞蛋裝在一個籃子里,也別總想著推卸責任。
未來怎么辦?我認為美國得學著去分散風險,可別老是僅僅指望那大農場來救命。
中國這邊的小農模式不一定完美,但至少沒讓雞蛋變“金蛋”。
對此大家都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聲明:尊敬的讀者和審核官,本文素材全部都是來源真實素材的原創,承諾真實有效。
本文旨在用中立態度,客觀事實,來描述事件,不涉及任何激進偏頗的觀點,文章無不良引導,望讀者知悉。
素材來源:外網提問:美國的雞蛋暴漲,是不是因為中國人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