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王圓 韓金序)多學科協作、中醫特色干預、實時智能監測……4月以來,北京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出體重管理門診,以“減重即健康管理”為核心理念,為周邊居民提供個性化、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方案。
“自開診以來,我們的體重管理門診已服務患者14人次,年齡范圍為27-40歲。”4月13日,大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浦佩佩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門診秉承多學科聯合診療優勢,為患者進行病史評估、體格檢查、運動處方制定等,并在一周后隨訪跟蹤。門診同步簽約家庭醫生協議,由家庭醫生團隊跟進指導問題;同時,中醫科每周三、周四下午還開設傳統功法運動課;針對需專科治療的患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開通與上級醫院的綠色轉診通道,實現全方位健康管理。
北京市豐臺區大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重管理門診,醫生進行中醫指導。受訪者供圖
4月9日,北京市豐臺區大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體重管理門診開始運營,40歲的張先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前來就診。經過檢查,張先生被診斷為腹型肥胖,同時伴隨血糖、血壓、尿酸等異常問題,經過社區醫生的綜合評估,聯合醫聯體醫院營養科為其制定了相應的飲食和運動方案,同時給予中藥湯劑、針灸拔罐等相應的適宜技術。
在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體重門診也在積極籌備中。“我們將提供運動處方制定、營養評估、心理干預及中醫調理等多樣化服務。”花園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池宏云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介紹,為實現體重管理的個性化,保障干預效果,健康體重門診將采用聯合診療機制、進行代謝監測、家庭醫生隨訪,并堅持“健康減重三原則”,即讓減重患者不厭食、不腹瀉、不乏力。
根據北京衛健委數據,當前,北京市18~79歲居民超重率為36.3%,肥胖率為22.1%。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與許多疾病都有著密切的關系,超重問題、肥胖問題已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北京市“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鼓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體重管理門診或營養門診,并將體重管理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025年將建成不少于15個家庭醫生健康管理中心,提供集預防、篩查、治療、管理于一體的健康管理服務。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了解到,目前,海淀區學院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海淀區羊坊店街道會城門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均已開設體重管理門診。根據“北京通州發布”,通州區一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含央屬、市屬、區屬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體重管理門診,自4月起已全面開診,且居民如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體重管理門診就診,可免除門診掛號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