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國土面積最小的蜀漢,文臣武將也同樣最少,只能靠諸葛孔明撐起蜀漢的排面。
其實在蜀漢剛建立的時候,這里的人才雖然比較少,但并不是這么匱乏。
諸葛亮為了維護蜀漢穩定,不得不將有實力的人壓制住,以防他們造反,但是這種方法,也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
諸葛亮的私心
在《三國演義》里,因為羅貫中創作小說時的一些小想法,諸葛亮成為了一個非常完美的人。但是在歷史上,諸葛亮不是沒有瑕疵的,他也做過一些評價很差的事。
人無完人,諸葛亮最后依然得到了后人的認可,這就代表著他“瑕不掩瑜”。
在后人對于諸葛亮的討論中,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諸葛亮到底是不是忠于蜀漢的。他這么賣力氣地北伐,是不是為了建立他自己的國家,或者說建立一個由他掌管大權的國家?
有很多人都在懷疑這件事,其實最能支持這個論點的,就是劉備的態度以及諸葛亮的一些行為。
劉備在白帝城托孤時,他并沒有將所有事都交給諸葛亮,而是選擇了兩位托孤重臣,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李嚴。
劉備留下李嚴,是不是覺得諸葛亮有叛逆之心,故意選出來制衡他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帶入劉備的視角來看,諸葛亮的威脅確實很大。
劉備能從一個底層人爬上來,絕不是只靠外力,他自己的眼光更是毒辣。
因此就有人認為,劉備故意留下李嚴來制衡諸葛亮,就是因為他看出了諸葛亮的叛逆之心。但是劉備不能殺了諸葛亮,因為蜀漢確實要靠他來翻身,其他人更靠不住。
但是后來的事實證明,諸葛亮并沒有謀逆之心,即使劉禪那么放縱他,他依然致力于北伐,而不是在成都搞什么“辦公室政治”。
不過,即便諸葛軍師不做這種事,不代表別人不做,在劉禪面前誣告他的人比比皆是,劉禪只當是耳旁風,根本就不理他們這一茬。
劉禪不理歸不理,再硬的耳根子也經不住這些人天天磨。這些人想要拉諸葛亮下馬,然后自己上位。
如果他們有實力也就算了,可是這些人根本沒有當丞相的實力,諸葛亮又怎么能給他們讓位?這里點名李嚴。李嚴就是一個看著有實力,但其實性格很不好。
心術不正之李嚴
李嚴被劉備選為托孤大臣,是因為他當年打過幾次離譜的勝仗。兩個盜賊帶著幾萬人造反,被李嚴帶著五千人給收拾了,從此劉備對其刮目相看。
但是李嚴他除了打過這一仗,也沒有其他的戰績了,剩下的全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
而且他的名聲也不是很好,曾經因為大興土木與人起了矛盾,把人家逼得棄官不做。
后來李嚴又到了別處,與另一位將領王沖起了爭執。
王沖知道自己斗不過李嚴,索性直接離開了蜀漢,逃到魏國去當了官。
當初劉備臨死前,是讓李嚴主管里里外外的軍事,但是李嚴卻只想當一個封疆大吏。
他建議諸葛亮劃出五個郡給巴州,然后再任命他擔任巴州刺史,諸葛亮自然是沒有答應。像這樣的事,李嚴做了很多次,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諸葛亮北伐時,讓李嚴負責最關鍵的糧草問題,結果李嚴還是誤事。
總的來說,李嚴這個人帶兵打仗可能確實有本事,但是此人心術不正,總是想一些歪門邪道。
盡管他犯了很多次錯誤,但是諸葛亮百般容忍,認為如今大業未定,缺乏人才,便寬恕了李嚴。
但是李嚴依然是死性不改,諸葛亮只能上書劉禪,將他廢為平民。
狂妄自大之魏延
除了李嚴,魏延也是一位蜀漢猛將,諸葛亮待他不薄。在《三國演義》里,諸葛亮與魏延“積怨已久”,最后還說了一句“魏延必反”。
但這都是小說的虛構,歷史上的諸葛亮與魏延關系很好。在北伐時,魏延就算是最頂尖的那一批武將之一。
但是在諸葛亮臨死前,魏延卻做起了美夢,變得更加猖狂了,還認為自己能當皇帝。
諸葛亮去世之后,將兵權交給了自己身邊的楊儀,這讓一直都在統兵的魏延很氣憤。
他認為自己為蜀漢立了那么多的功勞,本該受到重用,結果卻讓他的死對手楊儀成了統兵之人。
諸葛亮臨終前下令,全軍撤退,但是魏延卻來了一句:“怎么能因為丞相一人而耽誤大事!”他是想自己帶兵出擊。
諸葛亮剛死,魏延就鬧這事,很難不讓人懷疑他有反心。
其實魏延說這句話也是氣在頭上,他不明白諸葛亮為什么選擇了楊儀而不是他,這不是明擺著不相信他嗎?
最終,魏延在斗爭中輸給了楊儀,人被殺了,三族也被滅了。
如果當初諸葛亮選擇了魏延,事情會不會有轉機?魏延是會聽命撤軍,還是執意進攻?
沒有人知道,但是唯一能確定的是,蜀漢失去了一位頂級大將。
上庸二人組
劉備的長子劉封,雖然是收養來的,但是他從小跟著劉備,差不多跟劉備的親兒子一樣。
而且劉封比劉禪厲害得多,無論是帶兵打仗還是軍事謀略,都不是劉禪能比的,因此劉封深得劉備的信任。
但是在鎮守上庸時,劉封聽了孟達的勸告。沒有出兵支援關羽,導致關羽被殺。
從此之后劉備便對劉封大失所望,對劉封的態度也大不如前。
劉封也就是憑借著他這個劉備養子的身份才能活下去,如果他是個普通的將領,劉備肯定不會放過他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劉封的搭檔孟達,這個孟達也是個人物,他在蜀漢時就表現不錯,劉備很器重他。
但是孟達擔心他會因為關羽的事找他麻煩,索性直接逃走了,投靠了魏國。
曹丕也很看重孟達,人們稱孟達是“將帥之才”、“卿相之器”,曹丕更是邀請他跟自己坐一輛車,想要拉近兩人之間的關系。
劉封與孟達都是人才,但可惜都被殺了。劉封被劉備派出去鎮守城池,但是孟達叛逃投奔魏國,聯合魏將破城而入,導致劉封不得不返回成都。
劉備本來沒想殺劉封,但是諸葛亮過來說了兩句閑話,劉備擔心劉封會影響將來的劉禪,于是便借機賜死了劉封。
而孟達就更慘了,他投奔魏國之后,得到了曹丕的賞識,但是沒有得到魏國人的認可。曹丕去世之后,孟達在魏國屢受欺凌,于是他就又想返回蜀國了。
諸葛亮同意讓他回來,但是魏國大臣可不同意,司馬懿帶兵攻打孟達的城池,諸葛亮沒有出兵相救,城破之后孟達被殺。
李嚴、魏延、劉封、孟達都是很有實力的人才,會給蜀漢帶來一定的收益。但是李嚴心術不正、魏延狂妄自大、劉封心思單純、孟達反復無常,盡管他們都有能力,但是他們也挺能惹事的。
諸葛亮最關注的只有蜀漢的利益,為了保證蜀漢的國祚,這四個人就顯得沒有那么重要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