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壇出現了超奇葩的一幕!
該國媒體4月9日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候任總理默茨的民調一路暴跌,他所在的聯盟黨支持率目前降至24%,比大選時低了5個百分點。
還沒上臺就跌的這么慘,在德國十分罕見。
相反的,另類選擇黨的支持率仍在上漲,目前他們以25%的民調反超聯盟黨、首次排名第一。
魏德爾當天在X上轉發了民調圖片,并評論說:另類選擇黨首次成為德國最強大的力量。感謝您對政治變革即將到來的巨大信心!
消息傳開后,迅速在聯盟黨內引起不安。有媒體稱,該黨的幾個地方協會甚至出現了騷亂。
默茨當天接受采訪時也承認,他在黨內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現在很多人懷疑他能力有問題,拖累了聯盟黨。
這里我們要說明一下事情的敏感性。
另類選擇黨其實源于聯盟黨,創黨元老大多是聯盟黨的邊緣政客,也吸納了很多原聯盟黨的黨員。
雖然歐洲輿論宣稱其為極右翼,但魏德爾給該黨的定位是保守主義右派,并不打算走極端路線。
她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搶占保守主義旗手的位置,爭奪右派的話語權。
這一點從該黨的名字就能看得出來,AfD通常意譯為“德國另類選擇黨”或“德國替代選擇黨”,是因為他們想告訴民眾,如果對傳統右派不滿,可以選擇新的右派來代替。
國內部分媒體將其名字譯為“德國選擇黨”,其實是誤解了人家的本意。
此前聯盟黨怕這個小老弟“篡位”,所以打壓、污名化對方很是賣力,現在默茨丟掉了右派共主的位置,哪能不著急?
要知道,另類選擇黨要是成了主流,聯盟黨可就變成“另類”了。
那默茨到底做了什么,會導致支持率暴跌呢?
有媒體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工作拖沓,還丟掉了組閣的主導權。
默茨和社民黨的組閣談判扯皮了一個半月,直到今天才達成一致。
但這份協議,是默茨在移民政策上做出重大讓步才換回來的。
現在黨內對默茨的批評越來越多,一些人認為,聯盟黨明明握有多數選票,怎么會被社民黨牽著鼻子走?肯定是默茨的談判能力不行。
其實從本次大選的結果來看,默茨只有找社民黨合作、或者找另類選擇黨組閣兩條路可走。
問題是聯盟黨視魏德爾為洪水猛獸,一開始就將對方拒之門外,所以現在只有一個選擇。
社民黨知道默茨非他們不可,自然會開出高價。
從透露出來的執政協議來看,聯盟黨雖然拿到9個部長的位置,但默茨的基民盟只拿下6個,基社盟分到了3個,而社民黨卻拿到7個部長職位,還把副總理的寶座收入囊中。
這與雙方在議會的席次很不成比例,基民盟明顯吃了虧。
其次,默茨承諾為德國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但他的政策讓一些人對他失去了信心。
勝選之后,默茨先是聲稱要花2000億歐元搞擴軍、俄羅斯對抗;在特朗普發動貿易戰之后,他又擺出了強硬姿態,多次批評懂王的立場。
有民眾認為,窮兵黷武并非上策,同時杠上俄羅斯和美國也不夠聰明。
且作為一個出口國,德國其實特別脆弱,與其和別人對抗、倒不如依靠外交來解決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